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核电相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技术人员、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以及对核电感兴趣的读者
在国内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期间,需要增强对核电技术经济性的了解,科学对待对核电的质疑。本书响应国家政策,遵循我国“在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针对具体项目开展核电经济性研究和实测分析,事例清晰、数据详实,对合理控制项目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发电成本,维护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十分有益。通过总结国外发展经验,可为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遵循我国“在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通过全面研究国内外核电造价现状和趋势、核电成本、上网电价机制以及我国第三代核电经济性,探讨核电在我国建设安全高效、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联系实际,重点介绍了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核电经济性现状及其电价机制,有益于合理控制项目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发电成本、维护核电安全高效发展,为科学认识核电经济性提供支撑和依据。
作者简介
郝东秦: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江苏核电公司董事、总经理,中核集团科技委副主任等职务,2008年聘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专家。
汤紫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专家,2018年5月改聘为公司名誉专家。
前言/序言
为了解决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生态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世界各国正在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形成新一轮能源革命大潮。全球发达经济体、新兴国家乃至一些发展中小国都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去碳化、分布式、数字化成为能源发展的普遍趋势。福岛核事故后,世界核电仍将继续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核电仍是三大主力电源的性质没有改变。当前,全球核电正处于福岛核事故后的缓慢复苏和调整阶段。技术由二代全面向三代技术跨越。四代堆、空间堆。新材料研发成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功能和应用更加多元化,小堆开发与多功能应用、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供热、供汽、制氢等新的用能方式不断出现;发展重心由西方发达国家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转移,德国、意大利等少数国家已宣布放弃核电,法国下调国内核电占比,美国国内真正建设开工核电的意愿不强,俄罗斯继续壮大核能产业,积极推动核电技术出口,印度、土耳其、南非、沙特阿拉伯、巴西、阿根廷等地区强国发展核能意愿十分强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白俄罗斯、孟加拉国已经开始建设国内首座核电站。
我国能源体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推动下,朝着更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方向发展。根据应对气候变化协定,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占一次能源消费的20%以上。核能作为可大规模替代煤电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是大国强国技术,其能源特性和战略属性决定了核能将在我国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发展核电既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是现实需要。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福岛核事故引发了全球对核电安全的进一步思考,推动了核电安全标准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推高了核电的造价,三代核电技术由于安全投入大、装备研发成本高,较二代核电技术成本显著上升。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速度和规模远高于核电,随着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正在挤压核电发展的空间。核电的经济性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出于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目标,参与和关心核电技术经济性研究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但系统介绍本学科的专业书籍市场鲜见,有必要借本书出版开辟业内沟通渠道,扩大交流平台。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关心核电技术经济性的读者理顺思路,同心协力促进我国核电健康有序发展。鉴于此,本书围绕核电经济性,系统地梳理了核电技术经济相关问题,以参考价值强、内容新为依托,重点分析了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核电经济性现状及其电价机制、我国核电的经济性和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并联系实际,遵循我国"在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方针,针对具体项目开展核电经济性研究和实测分析,事例清晰、数据详实,对合理控制项目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发电成本、维护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十分有益。本书最后分析了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总结国外发展经验,为促进核电发展提供建议。此外,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国内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期间,由于缺乏对核电技术经济性的深入了解,出现了一些对核电的质疑,结合核电经济性相关问题研究,本书作者也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们衷心希望能够通过本书为我国核电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更希望广大读者就核电的经济性进行广泛的讨论,为我国核电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