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能源网主办,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能网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常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企业信息化协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FEC2023)”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顺利召开。
本届大会以“绿色持续 共生 向新”为主题,设有CTO、院士、国际三大主论坛以及青年、碳中和产业合作、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氢能技术与应用发展、绿色金融与可持续投资、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城市能源与智慧交通创新等专题论坛。此外,通过高端对话、圆桌交流、项目推介等环节,参会专家、机构及企业代表共同聚焦国内外最新信息、最新市场、最新技术、最新产品,分享从“传统能源”向“未来能源”跨越下的智慧成果和国际视角下中国能源转型的启示及经验。
开幕式由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常州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致欢迎辞。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乔亦哲、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中国能源网董事长冯丽雯致辞。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所主任崔屹以及政府、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科研机构、能源企业、重点高校等100余位专家和近700位代表参会。逾十万人在线观看大会直播。
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高质量统筹能源安全、能源公平和环境可持续三方关系至关重要。放眼全球,中国正在为推动全球减排目标实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技术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常州科教城党工委书记乔俊杰在欢迎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赛道全面铺开,常州市政府全力建设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集聚了以天合光能、万邦数字能源、理想汽车、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先锋。发电、储能、输送、应用全链条产业链闭环日益完善。去年常州全市新能源领域的产值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常州将依托深厚的产业底蕴,把握关键时间窗口,聚焦国之所需、企之所能、己之所长,全力打造能源产业聚链成群的高地,按照做强龙头、做长链条、做大集群的思路,持续推动智电汽车、氢能等优势产业强链发展、补链提升、延链融合,实现新能源产业有中做优,优中更强。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强调,在“双碳”目标和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双重要求下,未来能源大会关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是解决转型问题的根本出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供用能方式的全方位变革、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结构脆弱性风险突出、系统成本上升等问题,能源发展面临保安全、稳供应、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等综合性挑战,迫切依靠科技创新破解这些问题和挑战。能源转型的路径和节奏与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时点相互依赖、相互影响,需要一体布局和整体优化。要抓住“双碳”转型战略性、瓶颈性难题,以愿景驱动系统谋划重大科技创新。立足“双碳”大局,围绕破解主要挑战设计重大技术创新方案,总体通过“技术路径探索-技术路径遴选-情景化示范”的“三步走”规律。以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乔亦哲在致辞中指出,江苏不仅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省。近年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能源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全社会用电量更是达到74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三。与此同时,江苏又是能源资源小省,全省98%的煤炭、96%的原油、99%的天然气和20%的电力都需要由省外甚至境外调入,这就倒逼江苏省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未来能源行业发展起步较早,在全国已形成了一定先发优势,产业规模国内领先。在促进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未来产业、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常州市正着力打造新能源之都,尤其在武进区,正以氢为动力,实现弯道超越,期待本次未来能源大会的举办,通过技术成果的展示和产、学、研、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探索,让更多的技术之花尽早尽快地结出产业之果,助力常州市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李政在致辞中认为,江苏是一个科技大省,江苏研发的投入已经达到将近4000亿元人民币,研发占比达到3%,中国领跑的技术有15%在江苏。江苏也是一个人才大省,江苏籍的两院院士是全国最多的,在江苏工作的两院院士有119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常州是科创中国的试点城市,深入对接国家级和省级学会,大力推进资源集聚和成果转化。本届大会聚焦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和创新技术,探讨可持续能源和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既是一次探讨未来能源创新之路的学术思想碰撞,也是一次惠及社会公众的高端科普活动,更是一次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建言献策的活动,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能源网董事长冯丽雯在致辞中介绍,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的血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未来能源大会办会理念体现着对能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体现着对未来能源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全球合作的不懈追求。作为中国能源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她表示将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交流合作,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同时,她希望能够通过本届大会拓展出更多合作的契机,共同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转型,为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共同迈向绿色、可持续、共生的能源未来。
本次大会设置了院士论坛环节,院士论坛环节荣幸邀请五位杰出的院士专家,聆听他们的演讲和分享,探讨未来能源的挑战与机遇,为构建更加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未来能源体系提供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绿电替代+绿氢替代”,是发展趋势。要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首先要分析预测“双碳”目标下,未来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这个趋势就是绿电替代+绿氢替代。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说达到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第一是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第二是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第三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第四是数字化智慧化能源;第五是清洁高效低碳零碳;第六是高韧性本质安全可靠电力系统。应对的举措简单列几条。第一是大力发展各类储能技术;第二是实现源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第三是实现受端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电力系统;第四是大规模的能源电力输送系统;第五是建设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配用电网络;第六是能源电力市场的建设,包括灵活性调节市场、绿电市场、碳的市场、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金之钧在“中国实现碳中和——挑战与路径分析”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实现碳中和可以概括为“两个轮子驱动,两大领域发力,一个核心抓手。”“两个轮子”指的是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初级阶段、启动阶段政府作用、政策导向极其重要,但是政府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从长远来讲必须发挥市场作用。“两大领域”一个是减碳,一个是消纳。减碳领域两个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一是调整一次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结构比例。2060年化石能源的比例从现在的84%调整到20%。二是调整钢铁、交通、建筑等领域结构,改造工业流程,实现电气化,电气在消费端从现在的24%调整到2060年的80%。“一个核心”抓手就是碳定价、碳交易和碳税,中国在这部分刚刚起步,欧洲做得相对超前,有一些经验值得参考。金融在实现碳中和的作用才刚刚显现,是连接市场和政府政策的一个有效地枢纽和纽带,所以在此领域发力,对实现碳中和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在“《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国的现状是缺油少气乏铀,对外依存度过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的占比率和连续可靠性比较低。从可再生能源来看,当前全球最好的是“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装备,效率从太阳能到氢的效能不到10%。对于风能、地热能来说,通过流体机械转换变成电,但不能直接把能量存储下来。所以简单地说可再生能源形式单一、不能直接存储、成本高、效率低。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实施对能源的光热、化学能等“能势”梯级利用的整体匹配模式,形成“物质+热循环”有效转化的方式。总之亟需突破颠覆性技术发展绿色氢电。中国碳中和需要构建三端共同发力体系,从电力和氢能的生产端;从能源消费端到强调固碳端,形成完全的绿色氢电从生产到使用到循环利用的一个体系。氢电互换互补是实现碳中和重要的,也是别无选择的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在“面向碳中和的储能技术”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要求非常苛刻,有多方面的要求。要安全,成本要低,要规模化,效率要高,长寿命,没有资源和地域的限制。需要强调的是,新型电力系统尤其需要长时储能。流体燃料电池有一个体系,比如说燃料储能、液体储能,它的容量和功率是解耦的,所以它在储能时长上非常灵活,具备适合长时储能、易规模化、无地域限制等优势。所以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储能技术,有望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所有要求。现有的技术还包括抽水蓄能,抽水蓄能的规模可以很大,储能的时间可以比较灵活,而且它的寿命很长,有各种应用场景。但是最大的技术挑战是地域的限制。目前,我国的抽水蓄能发展非常快,但是目前来讲有一种饱和的状态,关键是从选址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一种机械的物理储能的方式是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类似于抽水蓄能应用场景,它的规模可以很大,储能时间可以很长,寿命也比较长。但是技术上和抽水蓄能相比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需要特别的空间来储存能量密度比较低的高压的一个空气。目前所谓的电化学储能主要是锂离子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主要的优势是能量密度高、响应快,它的应用场景比较多。但是技术上主要是一个安全的隐患问题,另外,在成本上作为大型的储能场景还需要进一步降低。寿命作为储能电站来说,要进一步提高。总而言之,突破技术瓶颈是抢抓储能产业机会的关键。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能源研究所主任崔屹在“材料科技对碳中和的贡献”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斯坦福大学过去20年投入很大,建立了非常强大的生态系统,300余位教授,1000余位博士生、博士后参与到能源、科学、技术、经济、政策的研究上。斯坦福大学最近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学院,进行更加有目标性的科研攻关。第一是目前交通和电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去碳化,大概18年前我参与开展高能量密度电池研发,将280瓦时每公斤到500甚至1000瓦时每公斤,需要新材料的介入。这个市场很大,涉及到取代石墨。过去的15、20年整个学术界见证了新材料的变化。第二是长时间储能。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新的电化学储能,五年前,我所在的实验室发表了金属氢气电池,包括镍氢气、锰氢气,负极是氢气变水,正极是氢氧化镍变成镍氧氢氧化物或者是锰变成二氧化锰,镍氢气过去在航空航天存在,但是我们将价格做低,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形式,基本上可以达到三万次循环三十年的寿命,水溶液通过了最高的安全测试,UL的认证,绝对不会着火爆炸,不管对电池干什么都不会有安全事故。最后总结一下,材料和纳米科技对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9月12日,第五届未来能源大会全球 CTO 论坛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成功举办,论坛围绕清洁能源、储能技术、能源效率提升、智能电网等方面最新进展,分享探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