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亚临界机组940多台、总容量超过3亿千瓦,供电煤耗普遍在330克左右,很难达到国务院提出的在役机组2020年不超过310克的要求。为落实《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文件精神,推广应用内蒙古岱海发电“跨代”综合升参数改造技术,交流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挖掘我国大量亚临界机组节能减排潜力,中国电力科技网于12月9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召开“岱海发电亚临界机组‘跨代’升级暨节能减排改造经验交流会”。本次会议邀请到了中国电力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的行业专家,岱海发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的设备制造方以及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等各参建单位的专家。会议由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中国电力报》发电部主任冯义军在会上发表《后煤电时代正逐步走来》演讲:
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跟同仁一起交流煤电发展的前世今生,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样说可能显得有点宏大,但是当前煤电已经发展到一个境界,足以让我们更加团结一心,能够更正确看待它存在的问题,正确诊断需要去提升的一些弊病,也需要一起携起手来把它的发展推向高质量、更科学的层面,使其对能源结构能源革命有一定推动作用。
这篇文章原来的题目源于我前不久发表在《中国电力报》的一篇文章,在此基础上,我会把近年来参与的行业重大事件,和对煤电发展的一些思考,进行梳理,向大家汇报。我参加中国电力科技网9月5日在唐山主办的超超临界年会,当时跟魏毓璞主任及各位专家交流,得出当前煤电发展进入一个如何对待存量与增量,如何对待当前环保安全,下一轮发展面临着一个蜕变的观点。
对于“后煤电时代”这样一个提法,我觉得不是在唱衰煤电,而是从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来观察煤电。它需要的是在新时代,煤电如何去精雕细琢,如何处理好与环境、经济、能源形势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我的副题是一个电力记者的观察,也可以说是头版头条里的煤电路径,吸收了很多煤电专家的观点,再进行梳理、拆解,进行不断总结,同时以一定的逻辑思想体系进行传播。
作为一个记者,如何看待煤电的发展,我不生产观点,只是观点的搬运工,包括我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是通过采访咱们的专家、领导、企业家而形成的媒体人的观察。能够成为一个深度研究型记者,或者叫专家型记者,也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在这一点可以实事求是的讲,我跟中国电力科技网也是有一段不解之缘,我在《中国电力报》职业生涯中,中国电力科技网举办的很多会议让我了解了煤电的发展,让我更深层次的学习煤电很多技术问题。我采访中国华能总经理邓建玲的时候,他给我写“望你成为深度研究型的好记者”,作为媒体人不断吸收专家的一些观点,做好行业的舆论宣传。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是“四十八字箴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强调要做“四者”: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们有责任把煤电发展,作为我们工作内容之一,有责任积极呼吁煤电发展。
说后煤电时代,在准备这些课件的时候,我仔细地梳理了这么多年对煤电的技术进步,对煤电的经济型、社会性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几篇大的文章可以说撑起了后煤电时代的论述。接下来聊一聊其中的一些细节,首先来看几年前我写的一篇《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当时两会期间,我采访国家能源局局长史玉波的一篇报道,这样的一篇报道在今天看来有没有它的现实意义?在前不久我采访中电建董事长晏志勇时,他跟我谈到了如何对待煤电的发展,我谈到了几年前采访史玉波的这篇文章,晏董事长作为电力大佬,以建设的角度看待,依然同意几年前这篇文章的观点,就是把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清洁能源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前不久国家能源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会议,李克强总理要求一定要尊重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禀赋和特点,包括对清洁取暖提到的宜煤则煤。最近我看一些自媒体也发表了一些声音,他们可能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可能在宣扬一些不同的观点。对中国能源结构我们如何看待?对能源委员会说的尊重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特点我们如何去理解?包括清洁取暖、宜煤则煤如何去把握和理解?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和很多专家交流,煤电的发展,说的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说的是煤电的清洁发展,和清洁能源是同等重要的,但不是说煤电跟清洁能源同等重要。
这是我和能源领导的一些交流和一些专访,很多的能源领导都来自于煤电企业,他们对煤电的发展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有人说,很多政府官员决策者都是来自煤电,我们在看到这样的特点之后,也应该认识到对煤电政策的制定,正是因为我们了解煤电。这是刚刚说到的在2019年10月28日的这篇文章《后煤电时代正逐步走来》,这篇文章大概说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说到低碳煤电成为高频词,因为近两年五大发电分别成立了碳公司,第二个观点是煤电也需要精雕细琢,包括今天的交流环节也反映了当前煤电是需要仔细研究它的经济型、安全性,去比较它的可行性。我注意到前不久国家电网有一个新闻,意思是不要过分的要求它的高可靠性,如果过分追求供电的可靠性,可能是为追求百分之零零零零一就要耗巨资,真正人民生活需要它的不会有太大。如何处理煤电在新时代高质量的发展,需要精雕细琢的思维,同时也要把握性价比,经济型的目标。第三个观点是高效超超临界时代来临,刚才有代表也提到,现在是以新上的煤电机组为主,还是以改造这些存量机组为主,我觉得这个不存在以哪个为主,甚至是可以并举。现在新上的是得到控制,是少了,根据咱们目前所处的环境,一些地域结构性的特点,是需要新上的。刚才的3个观点也是我这篇文章主要的3个部分。这篇文章里也有专家的一些观点,可以概括为后煤电时代的特征,煤电的高质量发展应如何对待存量和增量,如何处理技术和经济等多重挑战,煤电的发展或将迎来新一轮的蜕变,这也是刚才交流环节时大家的困惑,是整个行业的课题。
如何对待存量和增量,如何处理技术和经济,现在中国煤电的挑战就是如何实现低碳发展,也就是减煤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首先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降低煤耗。必须承认,最大的挑战是低碳发展,是减煤发展,但不能极端的去煤化,我和行业的专家交流很有意思的是,水电专家恨不能把所有的煤电都关掉,煤电专家可能对核电也理解不了,核电专家对水电可能也是不理解,总是说水电破坏环境。这都是我一个发电领域的新闻工作者接触到的,我们新闻工作者在吸收大家观点的同时,如何把大家的观点归拢整合成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国家政策,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要求,这也是考验我们新闻人辨别识别力的。
后煤电时代的特征我觉得还有这样几点,未来电厂发电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换代,也是制造商、电厂、电网的深层次交流融合,全生命周期服务将助力超超临界更上一层楼。我把这些专家的观点挑选梳理出来,我觉得咱们可以共同把它作为后煤电时代的特征来研究。煤电企业的碳减排,亚临界机组大幅提效改造势在必行,通过改造达到高效将会是我国煤电行业对全世界碳减排的巨大贡献。
下一步煤电的主要工作是降碳,以高参数大容量机组代替亚临界机组。大型燃煤生物质耦合燃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区域供热。节能改造和火电灵活性改造将是“十四五”的主线,这也是一些专家的判断。所以为什么用后煤电时代来概括,也是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咱们冷静下来思考这个后煤电时代确实是可以概况当前煤电的发展。现在的煤电已经不是大干快上的时代,现在的煤电已经不是当年特别风光辉煌的年代。前不久我去大唐陡河电厂,这个在唐山大地震之前建起来的电厂已经几十年了,回想一下当年的火电企业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说是工业文明的显著体现,现在再来看煤电在整个社会中显然已经没有以前的地位,他依然应该有他应该有的地位,我们如何去对待?所以我把它概括为后煤电时代。后煤电时代不是煤电已经进入了没落,而是说煤电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超超临界技术已经是当前火电技术参数最高,性能最好的技术,在现有超超临界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发展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低煤耗、更加低碳、更加灵活、更加智慧的超超临界技术就必须推动创新发展,用创新来引领质量提高。
用高效、绿色、智慧、美丽这些关键词来描绘煤电美丽的未来,需要对煤电存量进行提升,以满足未来15年煤定位的变化。有很多机构预测在2030年煤电将占到多大的比例,在2050年煤电可能低于百分之多少,显然这是我们需要去面对的,但是如何面对,如何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内调整我们在煤电发展采取的策略。今后煤电的发展不宜一味的高参数大容量,而应因地制宜的结合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燃料供应、老机组特点选择最佳的可行技术。这些观点是我在大浪淘沙也好,沙里淘金也好,是在不同的会议上不同的专家身上把它挑选出来的,感觉和当前政策不违背,而又特别切合当前能源形势的观点,我把它作为后煤电时代的特征。
后煤电时代的特征还有很多。梳理一下这些年对煤电发展的观察,我觉得应该用后煤电时代的序幕来说火电灵活性改造。火电的灵活性改造可以说是煤电进入一个新的定位,新的阶段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后煤电时代的一个序幕。当年大连庄河的灵活性改造、华能丹东的灵活性改造都是我去亲自采访报道的。这篇报道提到后煤电时代在处理技术与经济的问题,恰恰就是技术与经济齐飞。文章出来以后,国内很多协会都进行关于火电灵活性改造的研讨、交流,在一时间这篇报道也打响了火电灵活性改造的第一枪,因为他们也是能源局火电灵活性改造的试点单位,很多火电灵活性改造的会议都在对庄河电厂灵活性改造进行具体的解读,国际能源署为此也在庄河召开了一次灵活性改造的现场会,华能丹东电厂也是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样本。
煤电的转型升级急需找准定位,这几年煤电的发展一直在探索碰撞当中。中电联的领导就提出来,当前重要的任务是兼顾主题电源和调峰电源。当年我有一篇文章写了江苏的用电,有一段时间在喊“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在这样一个大舆论思潮下,大家纷纷感觉煤电是不是绝对过剩,后来我写了篇文章得到国家能源局领导的关注和肯定。你说煤电过剩,但是到了夏天迎峰度夏的时候全发、满发还不够用,所以这种局部性、区域性的煤电结构特点大家要关注。如何处理好电力与电量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主题电源和调节电源的关系,这都是我们在新的时期对煤电定位的思考。我还专门写了一篇《煤电低碳时代来临》,副题是《耦合生物质彰显了煤电功能的多元化》,这也是中国电力科技网贡献出来的观点,所以对于煤电的发展,对于行业形势的分析判断,可以说是中国电力科技网这些年来举办这些行业交流会议的重大成果,也可以说是中国电力科技网推动了中国电力技术的进步,在这一方面应该说魏毓璞主任有着突出贡献。这个文章里面就提到了耦合生物质彰显煤电多元化,现在煤电、垃圾和生物质进行耦合,这也是一个新时期体现出来的观点,有专家非常兴奋地跟我聊,我觉得实施起来比较难,他说农业农村部门应该跟国家能源局对煤电的发展进行一个研讨,意思就是说国外有的煤电机组同耦合掺烧到全部烧生物质,这也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煤电的未来。
还有一篇文章,《煤电的兜底的责任日益凸现》,煤电的兜底功能,这个词儿已经在相关的政策不断提到。技术提升迫在眉睫,这就是大家刚才探讨的。
关于岱海电厂的改造,全国那么多的机组如何去改造,怎样去改造,刚才专家讲得非常好。岱海的东西可能不是说放之四海而皆准,有各地环境、机组差异,如何去改好当前巨大的存量机组,这也是后煤电时代需要去研究的重大课题。京能电力的安全生产部李前宇部长今天上午也专门呼应了这个观点。在这样的一个时期如何去对待这些,也就是如何去精雕细琢、精雕细刻煤电的方方面面,如何去推动煤电的高质量发展,如何让煤电的发展在整个的能源革命当中,找到自己该有的位置。
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深挖热电的潜力,助力北方清洁供暖》,中国电力科技网举办了多次大机组供热改造的会议,最初他们办这个会,就是因为国家能源局领导的一个提议。咱们的热电、煤电,如何融会贯通。相关专家,包括付林、江亿这样的专家的建议,他们提出来,将来北方清洁取暖这一方面热电的潜力非常巨大。两会期间,我采访了一些代表委员,他们对于煤电的发展也提出了加大整合清洁利用这样的一些思考。我还采访了很多电厂的负责人,他们也提到了,无惧风雨,电厂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我也采访了邓建玲,他也提到了要冷静处理热电发展的火热态势,如何去科学准确地把握热电的发展趋势。《信发集团高质量发展》这篇文章是今年我采访山东的信发集团后写的,他们在煤电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后端的这些煤杂、煤灰,这些东西制砖、制石膏粉等,都卖得非常好,他们大体估算一下,整个能够抵消煤炭成本的三分之二。
咱们国家的生物质发电装机,现在也是全球第一。这个如何去跟咱们的煤电的发展进行一些结合融合,包括我说的朱法华在两会之后,也就是15号发的这篇《坚定雾霾治理的正确方向》,就提出来,“消白”是没有必要的。后来国家就说,对于“消白”不做强制性的要求,这也是在新时代,我们去如何对待这个煤电的一个侧面。煤电的清洁发展,咱们也不能过于的去追求,没有必要的清洁就是如何去对待“消白”问题。华电集团在供热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像华电宁夏公司搞得这个穿越黄河工程,把管网从灵武电厂穿越黄河,给整个银川供暖,这也是当下煤电发展的空间。当前的超超临界技术的发展,这是泰州电厂的,外三电厂,包括咱们岱海的亚临界机组改造。这是我前不久去徐州电厂,他们搞的亚临界机组改造。南有徐州北有岱海,这可以堪称后煤电时代,我国对待存量机组的两个重大的里程碑。他们都是花巨资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所以说咱们今天这样的一个会议,大家来一起探讨煤电的发展,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中国电力科技网跟岱海电厂不失时机举办这个会议,非常符合当前咱们推进煤电高质量发展这样的一个要求。在座的来自祖国四面八方能够来参加今天、明天这样的会议,也一定会收获颇丰。
这篇是我们在《中国电力报》的头版头条《火电技术进步再竖里程碑,高温亚临界改造成功实施,高低位分轴布置稳步推进》,这引起了国家很多领导的关注,效果也非常好,堪称是“火电奇迹”。
最后再回到咱们的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我梳理了电力十三五规划,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坚持发展非煤能源发电与煤电清洁,高效,有序利用并举 。“并举”是不分先后一起举行,所以大家要揣摩当中的含义,坚持发展非煤能源发电,与煤电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利用并举。我还注意到,国家能源局刚刚发布了对于电网监管的相关征求意见稿,里面也提到了“电网的接纳各类能源的时候要无歧视,要同等对待”。同发展非煤发电与煤电的清洁利用并举,到咱们说到的把煤炭清洁领域发展放在同等重要。咱们应该如何去准确的把握当前所处的这个后煤电时代。
今天这个交流可能感觉显得零散,但同时,我觉得又非常符合当前的主题。今天这个会议是非常具体的改造项目的一个成果交流会,大家的交流热情,踊跃提问,这种能够享受岱海发电的这样一个专场,能够在他们改造完之后,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向全国煤电同行进行汇报与交流,我觉得是咱们煤电发展的幸事,是煤电发展的福事。
如果粗略地梳理一下后煤电时代,我觉得也可以用这样的一些词试图去解释、概括,但也希望大家共同去完善这个概念。完善这个概念不是目的,是如何准确的把煤电高质量发展这个课题解答好。比方说“灵活”,比方说“智能”,比方说“清洁”,比方说“耦合”,比方说“多元”,比方说“兜底”,这都可以概括当前的煤电发展。
以灵活性改造为序幕,以南徐州北岱海为重大节点,我觉得后煤电时代正逐步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