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5日,“欧佩克+”在维也纳召开部长级联席会议,决定自2022年11月起,将该组织的石油产量在8月的产量水平上下调200万桶/日。这一减产量相当于全球原油供应总量的2%。
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本次实际减产幅度约为每天100万至110万桶,这是对西方国家大幅加息和全球经济疲软作出的回应。
欧佩克+宣布减产后,美国政府立即对此表达了强烈不满。白宫5日发表声明说,美国能源部将在11月继续释放战略原油储备。美国总统拜登6日在白宫被问及“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时直言:“失望。”拜登要求美国能源部长寻求额外措施来增加国内原油产量。
目前,美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CPI连续几个月超过8%,中期选举即将开始,为了稳住阵脚,拜登必须得解决通货膨胀,其中能源价格是关键。这也就解释了拜登政府对此次减产行为的愤怒之情。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欧佩克+减产的决定是一个信号,表明拜登对海湾国家的影响力远低于他的预期,鉴于美国中期选举在即,此举是对拜登的“直接打击”。
7月中旬拜登刚刚访问中东,希望沙特和阿联酋等欧佩克主要成员增加石油产量,以配合西方针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打压。同时,拜登还希望以此遏制国内汽柴油价格上涨,拉抬民主党选情。然而,“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无疑给了拜登政府一记耳光。
受到“欧佩克+”即将大幅减产的消息影响,国际原油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截至北京时间10月8日收盘,WTI原油连续收涨5.19%,报93.04美元/桶,较9月30日的79.7美元/桶,涨16.7%;WTI11月原油期货收涨4.74%,报92.64美元/桶,创8月29日以来收盘新高;布伦特12月原油期货收涨2.7%,报97.92美元/桶,创8月30日以来新高。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是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整周期,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即将于10日开启。因此,国庆假期期间的国际油价波动,对10月10日24时的成品油调价十分关键。
8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了解到,综合多家机构分析预测情况,本轮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和上轮相比略有下降,再考虑汇率变动因素,预计在本轮成品油调价窗口,调价搁浅的可能性较大。根据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此次调价若搁浅,未调金额将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国际价格监测处处长赵公正分析说,近期,主要受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大幅减产200万桶/日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连续5个交易日上涨。10月7日,纽约WTI、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92.64美元、97.92美元,与9月30日相比分别上涨13.15美元、9.96美元,涨幅分别为16.54%、11.32%。受此影响,国际原油10日移动平均价格从月初的低点开始回升,和前10日移动平均价格相比,降幅在逐渐收窄。
数据显示:截止国内第九个工作日,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0.10,油价预计下调约5元左右,以此来看,已经不足国家规定的50元调价标准,也就是说在搁浅范围。(国家发改委相关规定,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调整我国成品油价格,当调价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在下次调价时追加或冲抵。)
结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油价有所下调,因此‘欧佩克+’达成减产是预料之中的事,减产对于稳住油价肯定是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对原油的消费需求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减产是符合逻辑的,但减产幅度超出预期。如果下一步全球经济形势仍然堪忧,或者是新的数据预示经济真正步入衰退,‘欧佩克+’后续可能还会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