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以下简称“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经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也对我国的能源经济运行造成强力冲击,能源消费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一、能源消费增速剧烈波动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各行业生产活动大都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如图1所示,2020年一季度GDP负增长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一、二季度GDP增速分别比2019年同期下降13.1和2.8个百分点。面对新冠病毒,我国采取“强力清零”的防疫举措。2020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生产活动逐步恢复,三、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9%和6.5%。2020年全年GDP增速为2.2%,比2019年降低3.8个百分点。
2021年,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疫工作下,我国疫情呈“多点散发、动态清零”的态势。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并因此影响了消费需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国外疫情严重,海外订单的转移和对日常消费品及抗疫物资的需求大幅推高了外需。2021年经济总体上保持恢复性增长,但是受2020年基数影响,季度GDP增速大幅波动,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18.3%、7.9%和4.9%。如果四季度GDP增速为4.5%左右,则全年GDP增速为8.2%左右,2020年和2021年两年的分季度平均增速分别为5.0%、5.5%、4.9%和5.5%,两年全年平均增速为5.2%左右。
图1 2019-2021年分季度GDP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021年四季度为预计数。
疫情下经济活动的大范围停止与恢复使得能源消费剧烈波动,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如图2所示,2020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减少7.8%。伴随着经济生产活动的恢复,用电量增速逐步由负转正,2020年全年用电量增速为3.1%,比2019年下降1.4个百分点。受上一年低基数因素影响,2021年1-2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22.2%,增速比2020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而随着基数因素影响的逐步减弱,用电增速逐步回落,2021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7.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预计全年用电量超过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左右,2020年和2021年两年用电平均增速为6.5%左右,比2019年提高2个百分点。电力消费的较快增长与疫情下出口快速增加有关。
图2 2019-2021年月度累计电力消费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网站。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升高
新冠疫情下,能源消费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升高。如图3所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分别由2019年的0.55和0.72提高到2020年的1和1.35。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升高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能耗强度。一是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受疫情冲击更大,在生产结构上影响了能耗强度;二是疫情下出口大幅增长,而在三大需求中,出口品的能耗强度是最高的,这也在结构上影响了能耗强度。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意味着能耗强度没有变化。按照“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三五”期间能耗强度要下降15%,前四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了13.2%,如果2020年能耗强度下降2.1%,就能完成规划目标。疫情导致了“十三五”规划中的能源强度下降的目标没能完成。
2021年,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2020年相比,第三产业的恢复性增长使得能耗强度恢复了下降态势。预计2021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6左右,能耗强度下降3%左右。按照“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13.5%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十四五”期间能耗强度每年平均下降2.9%,2021年能耗强度的下降能够满足“十四五”规划的年度任务要求。
图3 2010-2020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1》。
三、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2020年煤炭消费量40.4亿吨,同比增长0.6%,折合28.3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6.8%,煤炭消费比重比2019年下降0.9个百分点。石油消费量6.6亿吨,同比增长1.6%,折合9.4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8.9%,石油消费比重比2019年下降0.1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量32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2%,折合4.2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4%,天然气消费比重比2019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20年非化石能源利用量7.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2%。其中,水电发电量135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抽水蓄能33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核电发电量3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风电发电量4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太阳能发电量26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5.9%,比2019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021年,受电力消费快速增长下火电发电量较快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煤炭消费较快增长。1-11月煤炭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7%,预计全年煤炭消费增速略低于一次能源消费增速,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所降低。受疫情影响,石油消费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1-11月,原油产量18248万吨,同比增长2.5%;进口量46684万吨,同比下降7.3%。预计全年石油消费量6.7亿吨左右,同比增长2%左右,石油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降低至18.5%左右。
2021年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1—11月,天然气产量186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9%,进口量10976万吨,增长21.8%,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费量3680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增加400亿立方米,同比增速为12%左右。据此测算,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接近9%。1-11月,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的发电量分别为11134亿千瓦时、3702亿千瓦时和10356亿千瓦时,同比增速分别为-2.2%、11.9%和33%。预计全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16%以上。
作者简介:“中国电力圆桌”(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是中国电力改革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高端对话机制和沟通平台,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电力圆桌”旨在建立一个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长效机制,将各方关心的、有争议的、目前决策困难的关键问题提交到平台讨论,选出核心问题委托智库开展高质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交到平台征求意见,从而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