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陈新华:迷茫中保持定力与活力

2022-03-03 15:25:37 2022年能源思考1月刊

文 | 陈新华,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总裁

2020和2021年元旦,我分别写了《憧憬新10年》和《憧憬2060》,作为新年感悟在俱乐部的微信平台上发表。时间飞逝,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今年,我希望与大家分享《迷茫中保持定力与活力》。

迷茫世界

如果用两个字来描绘2021年的能源世界,我觉得最合适的就是"迷茫":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疫情此消彼长,持续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原来已经彻底开放边境的国家又重新关闭,至今还没看到尽头。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剧,国际格局加速重塑。中国国内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充满变数。

  能源领域:号称世界能源之都的美国得克萨斯州经历了有史以来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能源短缺;天然气来源多元、供应充足的欧洲至今还在闹气荒,暴涨的气价和电价使许多中层阶级家庭不堪重负。即使如此,德国政客们还是宁愿让老百姓承受气荒而不让已经建设好的"北溪2号"早日投入运营。而历来以"富煤"著称的中国却经历了缺煤引发的大范围停电限电,原本以为"寿终正寝"的煤炭产业重现生机,煤老板们似乎又回到了赚得盆满钵满的年代。以保障油气供应安全为初衷而成立的国际能源署在年中发布报告称:如果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碳中和,油气投资必须马上停止。然而,飞涨的油气价格却让那些原来决定逐渐退出油气而转向新能源的公司对自己的传统产业又重拾信心,开始考虑重新评估自己的转型战略。

  气候变化领域:格拉斯哥联合国COP26气候大会热闹非凡,继续了往年的 "拉锯"和拖延,但成绩乏善可陈。谈判在激进和保守之间较量:2度温控还是1.5度温控?煤炭"phase out"还是"phase down"?这些"面子上的"话题占据了会议报道的主要版面,而许多实质性问题,如发达国家承诺的1000亿美元援助资金,没有一个得到解决。得益于气候科学研究的突飞猛进,"气候公正"进入主流视角,将原本"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升级,强调"损失和补偿"。国内方面,经年初各地"运动式"减碳和各大企业攀比碳达峰碳和中时间后,中央及时踩了刹车,要求先立后破。

作为长期在能源领域工作且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形势的人士,我深深感受到,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夜迷茫之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许多人都在思考:文明向何处去?人类如何有效应对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2020年元旦,我在《憧憬新10年》一文中,将国家制度对外部变革的隔绝或者内部制度对技术进步的不适应归结为当今社会动荡的主要根源之一,同时把二战以后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无法适应已经发生巨变的世界格局认作是当今国际秩序面临各种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传统价值保留相对完好的"世外桃源"-清迈,观察一年来全球的迷茫和风云变幻,我对此结论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人类社会的迷茫不仅在于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不适应,更多的是因为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流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需要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而共同价值观的缺乏是东西方对立的根本原因。对于能源转型出现的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理论基础的缺乏,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有可能成为盲目的实践。就此话题,我在去年4月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分清碳的双重身份,走中国特色的碳中和之路》、《建立基于科学、符合国情、体现东方智慧的碳中和理论体系》和《为什么要重视碳中和理论研究》,具体内容不再重复。迷茫中的定力去年全球能源市场上发生的一切证实了我年初的担忧。在10月28日挪威斯坦万格油气行业能源转型峰会的发言中,我直言不讳地批评欧洲各国的减碳方案,指出欧洲国家基于"全面电气化+氢能+CCS"的未来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缺乏充分的科学性,因为这一方案忽略了碳基材料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而能源系统除了提供电力、热力、交通运输动力这三项能源服务之外,还需提供化工原材料;应高度重视现有能源系统能量与物质的两重性,在能源低碳化转型的过程中,满足社会对碳基化工原材料持续增长的需求尤为重要。我还指出,减碳降碳作为运筹学的一个目标函数,有着一系列约束条件或边界条件需要满足,而许多国家在政策制定上、许多非政府组织在游说工作上、很多企业在战略制定过程中,似乎都只关注目标函数而忽略了边际条件。这些边际条件包括:

持续的经济增长;

安全稳定的能源供应;

安全稳定的粮食供应;

安全稳定的碳基化合物原材料供应;

最低的社会成本:如何避免总额为86万亿美元的现有能源基础设施的浪费;

安全运营的金融体系;

控制通胀、保障百姓充分就业、生活保障、人身自由、社会公平。

在11月19日举办的巴黎能源俱乐部会议上,我指出,欧洲各国能源转型的努力值得钦佩,但在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许多国家,存在"逢碳必反"的气候变化"新宗教"风险。将全球气候变化与历史上各大宗教类比可能不妥,但纵观各大宗教形成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吗?如果以宗教的态度来制定气候变化的应对方案,认同的就是教友,否定的就是异教徒,那就会陷入宗教与科学之间的传统对立,于事无补。以上这些基于本人独立思考的观点在欧洲引起了反思与共鸣,给陷入"集体思维"(Group Think)的欧洲带来了一些清新的冷风。在国内方面,12月1日我在某部委关于中国碳中和路径专家咨询会上,分享了自己对碳中和本质的认识。我认为,气候变化威胁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虽然世界各国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都作了承诺,但依靠联合国机制落实各国目标的效率很低,人类能否通过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成功减缓气候变化,目前来看还无法得出清晰的结论。清楚的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为最终目的,通过《京都议定书》、《巴黎协议》、《格拉斯哥协议》等相关国际条约来制定新规则,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重塑人类社会的运营方式,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碳中和的本质是通过低碳、减碳、用碳、固碳等新一轮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彻底改变现有能源系统及经济社会的运营方式。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碳达峰性质(自然达峰vs 人为达峰)、资源禀赋、能源结构、技术储备、民意基础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差别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不同于欧洲的碳中和之路。差异化路径的核心是以系统性思维来指导我国的低碳转型,而不是西方很多国家的线性思维。西方有些国家以近乎宗教的政治正确来制定减碳技术路线有违科学常理,涉及急躁主义的急功近利,未来大概率无法实现,而今天的领导人无需在未来承担责任。我国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型技术路线。如何走中国特色碳中和之路,全方位创新推动新一轮产业革命?我提出了以下12大建议:

1. 把握能源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碳中和本质,重视能源系统能量与物质二重性,务实推进低碳转型;

2. 把握替代节奏:先立后破,按照可再生发电量决定煤电的退出量,能源战略体现风险对冲机制;

3. 做好行业分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不要期待油气企业都转型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企业。术有专攻,油气企业专注油气相关产业,加大智能科技创新力度,不要自废武功;

4. 创新节能模式:变节能公司推销产品为耗能企业主动寻找解决方案,降低交易成本;

5. 强化应用侧场景:做好热力专项规划,开发储能、氢能利用等应用场景;

6. 突出CCUS中的U:富碳农业,CO2矿化,CO2转换为油气及化工产品,把CO2变成资源。

7. 推进全方位创新:突破传统思维,鼓励各类技术"各显神通",鼓励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

8. 可见之手与不可见之手有效结合:通过可见的手来创造减碳的需求,再通过市场竞争来鼓励创新技术解决方案,推拉结合,"双手"合力,促进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9. 强化能源转型矿物质产业链:发起国际"能源转型矿物质"论坛,筹建相关国际治理机构;

10. 布局长周期、战略性技术的研发:碳循环产业链技术、低成本制氢技术、高能量密度发电技术;

11. 反思能源双控与可再生能源政策,制定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布局所需要的配套措施,避免低效投资;

12. 加大能源系统气候变化适应性改造力度。

迷茫中最需要的是定力,走出迷津需要指南针。我很高兴地看到,自己提出的一部分建议与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双碳工作的表述比较接近。中央的决策不一定来自我的建议,但起码可以证明,我的判断与国家大势合拍。为全球碳中和添加活力:撸起袖子自己干去年9月底到12月初,我凭借一剂强生疫苗的接种证明,畅通无阻地到欧洲走访了法国、荷兰、挪威、英国的30多家企业和包括国际能源署在内的多家国际组织,与诸多新老朋友相聚,还去迪拜参观了延迟一年举办的2020迪拜世博会,出席了在世博园举办的"东盟-塞舌尔可持续海洋峰会",并作了主旨发言。

这些走访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以碳中和为目标的减碳去碳是定义未来30-40年的大趋势。全球去碳化解决方案既离不开中国的制造与创新能力,也需要将全球的创新技术引入中国,帮助这一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大幅减排。快速下降的新能源项目成本和即将到来的数字技术拐点将加速创新技术在全球的布局。然而,能源项目的技术复杂性使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平台难以在减碳领域复制,呼唤着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在欧洲期间,我也见到了不畏疫情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代表,包括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团队、天合光能集团副总经理尤泓明团队、比亚迪集团副总经理舒友新团队。他们不辞辛劳,奔波于欧洲各国,拜会客户,拓展市场,回去还要接受最短两周的隔离,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砥砺前行的积极开创精神。

结合他们的努力和全球减碳项目对中国制造与创新能力需求,我开始思考,如何用好我本人和我遍布全球各地伙伴们的网络资源与能力优势,更加有效地协助这些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经与多位志同道合、年富力强、在清洁能源和低碳转型领域深耕多年的伙伴们几番商量后,决定汇聚各自资源,创立名为CN Innovation的创新平台公司(CN创新,网站 www.cn-innovation.tech)。CN既代表CarboN、Carbon Neutrality或Carbon Network,也代表着ChiNa,希望利用中国的减碳创新能力来加快全球碳中和进程。CN Innovation将以快速对接世界各地减碳项目需求与中国低碳零碳领域的制造与创新能力为己任,立志成为规模化减碳除碳市场的全球性科技创新企业。CN Innovation的使命是通过可快速规模化的客户减碳方案落地,使得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变得更加现实可行,更具成本效益。
 
CN Innovation将在以下三个领域建立可快速推广的商业模式。

一是基于亚洲制造能力的解决方案(Manufacturing-based Solution):推动中国高科技低碳技术产品的出口与项目落地。在这一业务领域,公司的愿景是以最高效的方式,匹配去碳化项目业主的需求和亚洲制造与创新能力,成为全球企业与机构减碳除碳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依托数字化科技手段,"让减碳项目像上网购物一样简单"。

二是创新技术评估与推广(Innovation):铺设低碳创新技术的"最后一英里"。在这一业务领域,公司的使命是促进创新低碳解决方案的全球流动,推动"最后一英里"市场落地。公司可以服务换取创新企业的股份,再利用自己的多方资源助力创新企业的成长,成为创新技术企业的精品投行。

三是中国与全球市场洞见(Insight):加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领域的话语权。在这一业务领域,我们意识到,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又是低碳技术产业链的主导者,且在技术创新方面极富活力,充满动力。中国在减碳领域的政策、市场、技术、产业、商业模式等战略布局与发展趋势,将对全球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与速度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关于中国市场及中国努力的外文材料很少,零星的外媒报道片面且偏见,缺少深度和全面性,也导致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话语权不大。我们决定弥补这一短板,结合跨国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及国际组织高管的阅读习惯和时间限度,推出颇具特色、短小精悍的系列报告,成为中国与全球碳中和领域独树一帜的观点提供者。

以上三大业务可以良性互动:制造能力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成就彼此,而把握全球领先的制造能力和技术创新亦将使我们能够提供真正具有价值的行业洞见。通过行业洞见与全球企业建立商务联系,最终还是要推动具体项目的落地和创新技术的对接。

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过去近20年我一直在企业里工作。企业存在的价值是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得到发展。企业是实现碳中和的执行实体。通过成立这一实体,CN Innovation会努力满足以上三方面的社会需求。我们会通过试点项目,找到能够在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快速成长的商业模式。

CN Innovation将是一个开放式平台,我们也欢迎有资源和能力的伙伴们加盟。祝福2022。




责任编辑: 江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