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

2021-12-13 16:29:48 能源思考9月刊

作者:余勇,年珩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

纸张:胶板纸

装帧:平装

ISBN:9787111683353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计工程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电池储能是当前热点技术,是国家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手段。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余勇研究员、浙江大学年珩教授联合撰写。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的内容源于作者及其所在团队多年的技术研究与积累。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较为系统和全面地阐述电池储能系统硬件集成、软件控制和典型应用。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已经成为电池储能技术发展中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内容简介: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与任务、系统架构、关键设备、运行控制、电气设计、结构设计、热设计、消防安全设计、通信与控制、设备集成与安装调试、建模仿真及先进技术应用展望等,*后介绍了典型应用案例与系统产品。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的内容源于作者及其所在团队多年的技术研究与积累,写作的初衷旨在为从事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计的工程师、高等院校从事储能系统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促进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作者简介: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余勇博士,研究员,IEEE PES储能系统与装备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新能源并网与运行专业委员会委员。自2006年加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来,一直从事变流器、储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对储能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机理、应用需求、功能特性等均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领导研发的储能系统相关产品在国内外得到了大量的工程应用,从我国西藏海拔5000m的数十兆瓦级县域微电网,到马尔代夫数百千瓦级海岛微电网;从北美工商业需求侧响应,到常规发电机组黑起动;从各国风光储辅助新能源并网,到国内火储联合AGC(自动发电控制)调频,再到欧洲独立一次调频,积累了丰富的储能系统集成与应用经验。主持或参与科研任务8项,省级1项,已有50余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参与起草已发布国家标准2项,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庐州英才等奖项或荣誉。

浙江大学年珩教授,IEEE高级会员,长期致力于新能源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研究,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面上基金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对实际复杂电网环境下新能源及储能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在系统精确建模、稳态性能提升、暂态故障穿越等方面开展了长期、深入、富有创新性的研究。迄今已在新能源领域发表SCI/EI 论文170余篇,研究成果已在工业界得到大量成功应用。

前言/序言: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与智能电网的建设,电池储能系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大量应用。不论是在发电侧、电网侧,或是在负荷侧,电池储能系统都能够发挥双向功率控制和能量调控的作用,使得电力的生产者、调度者和消费者均能基于各自的安全考量和经济利益,从中汲取最大化价值,从而增强了电力管理的灵活性。特别是现代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赋予了电池储能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的特征,使之能够在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和市场体系下,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与综合智慧能源的融合发展。

当前,各国按照各自的能源结构转型方向和战略目标,推动了大量的电池储能系统工程示范或商业化项目。预计2020-2022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新增投运规划将超过16GW;我国也将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完成电池储能系统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因此,面对电池储能系统容量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日益增多的趋势,系统集成商的专业水平与技术能力都亟待进一步提升;而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关系到系统内部各设备的优化运行、协调控制与联动保护、安全与寿命保障,并最终实现电池储能系统在多种应用领域的安全、高效、一体化运行,已经成为电池储能技术发展中的研究热点与难点。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不仅涵盖系统本身的硬件集成与软件控制,还包括储能系统与应用场景的衔接与协同。除电气、电力电子、电化学、通信控制外,技术人员还应对应用领域相关知识,如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火储联合、需求侧响应及微电网等,有着较深入的研究与理解。上述学科的融合,将进一步优化电池储能系统容量与功率配置、设计与运行控制,确保良好的经济性和寿命的可预期性。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与任务、基本系统架构、关键设备、运行控制、电气设计、结构设计、热设计、消防安全设计、通信与控制、设备集成与安装调试、建模仿真及先进技术应用展望等,最后介绍了典型应用案例与系统产品。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的内容源于作者及其所在团队多年的技术研究与积累,写作的初衷旨在为从事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计的工程师、高等院校从事储能系统研究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促进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由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余勇研究员、浙江大学年珩教授合作编著。其中,余勇研究员编写了全书大纲、前言以及第1-7章、第10章,年珩教授编写了第8章和第9章;全书由余勇研究员、年珩教授统稿。

在《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教授、赵为博士、合肥工业大学张兴教授等专家的关心与支持,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曹伟、李国宏、孙德亮、蔡壮、汪东林、刘牛、袁兴来以及其他一同进行储能系统技术研究与开拓的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同事,书中涉及的很多工作也是来自于他们的艰辛劳动或受到了他们的启发;与本书有关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大型机械能-电能转换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4BAA04B02)”与“光伏微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和核心设备研制(2015AA0506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布式光储发电集群灵活并网关键技术及示范(2016YFB0900300)”与“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交直流混合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2017YFB0903300)”的支持。

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应用场景更是不胜枚举,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对有些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或浅尝辄止,书中也难免存在疏漏甚至谬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