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许厚泽研究员于2021年8月31日因病逝世,享年87岁。许厚泽院士长期从事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研究,开拓了我国地球重力场、固体地球潮汐形变与动力大地测量研究。在地球重力逼近理论与高空赋值、天文重力水准计算与处理、地球重力场模型、地球潮汐模拟理论观测实验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影响力的成果,为我国大地重力学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许厚泽,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31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在一生的科研事业中,许厚泽长期从事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研究,开拓了我国地球重力场、固体地球潮汐形变与动力大地测量研究,为我国“大地重力学”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重大贡献。
当年上海高中毕业,以第一名被同济大学录取
1934年5月4日出生于安徽歙县的许厚泽,从上海复兴中学(现为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同济大学测量工程系录取,但这并不是他心仪的专业。喜欢电子技术的他,曾误认为这是“电子测量”之类的专业,直到入校后才发现,要背着水准仪、经纬仪到荒山野岭测量,“辛苦得很”。
1951年至1955年大学期间,同济大学有着当时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奠基人夏坚白、叶雪安等老一辈科学家,这让许厚泽日渐对该学科产生了兴趣。1955年大学毕业后,许厚泽选定了我国地球重力学研究开拓者——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方俊所在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下称测地所),跟随方俊一起,从事地理学和大地测量学前沿理论研究。
1962年,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许厚泽的毕业论文题为《山区天文重力水准研究》,该论文针对我国重力场较苏联复杂的情况,提出处理天文重力水准测量数据的新算法(间接内插)和模板(双极系统),并首次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这篇论文最终受到夏坚白、周江文、叶雪安、方俊等老一辈科学家以及当时苏联专家的赞誉,许厚泽由此崭露头角。
一生潜心科研,为我国“大地重力学”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重大贡献
同济大学毕业后,许厚泽先后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深造,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世纪60年代,许厚泽提出的天文重力水准计算方法通过和国测一大队共同的试验和改进,推广到国家测绘局使用,并列入《重力内业计算细则》中,作为两种作业模板之一。随后,他提出地球外部重力场的虚拟单层密度表示方法,在第17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大会上得到国际大地测量学界的高度评价,为我国“大地重力学”研究步入国际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20世纪70年代,许厚泽被借调到北京国家地震分析预报中心工作,由此他的研究步入地球物理学领域。据中科院介绍,1978年,他开始参与比利时的科技合作,组织了我国第一条重力潮汐剖面的观测与研究,引进了国际高精度的重力潮汐观测仪器,开创了中国固体地球潮汐研究新领域。关于固体潮汐,他曾在高校的“院士论坛”中形象化地表述:“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梨子’,北半球正在缓慢变小,而南半球正在缓慢变胖。”
20世纪90年代,随着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厚泽领导开展了卫星测高资料在中国近海海域海洋地球物理中的应用研究。
21世纪后,许厚泽紧跟卫星重力这一国际研究热点,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关研究。2013年,在波兰华沙召开的第17届国际地球潮汐会议上,许厚泽在美国、日本、德国、比利时和中国等同行专家推荐下获得该领域最高奖项“国际固体地球潮汐委员会Paul Melchior奖”。
学术严谨、心胸宽广
许厚泽曾说,“我们应该面对世界当前高技术的发展,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抉择,才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前途。”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重力潮汐基准,发展了顾及地幔侧向不均匀性的地球潮汐形变理论,为建立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动力大地测量作出重要贡献。
生活中,许厚泽与夫人杨慧杰都非常节俭。杨慧杰从来不喜欢逛街、买衣服,一辈子几乎从来不用化妆品,对生活的要求非常简单。
早年到国外出差,为节省经费,许厚泽常常在国外吃方便面过日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到北京,总是住中科院机关楼后面的平房招待所。他的衣服,除了几套正式场合穿的西装外,其余衣服几乎没有超过200元的。
多年与许厚泽相处的朋友对其评价更多的是:“这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非常善于为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