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油气
  • 综合
  • 疫情冲击世界油气行业,聚焦“后疫情时代”中国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疫情冲击世界油气行业,聚焦“后疫情时代”中国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六届西部油气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2020-10-30 14:26:00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张学坤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疫情在全球发酵和蔓延,世界经济面临严重衰退。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秩序尤其是国际油气情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油气产业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后疫情时代”世界油气行业将如何发展,我国应该确定何种方略?为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2020年10月31日,以“后疫情时代:世界油气情势与中国方略”为主题的第六届西部油气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

本届论坛由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英智慧质量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能网讯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支持。

本次西部油气论坛分设“多因素叠加下中国油气产业改革与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燃气创新发展”“青年学者论坛”三大分论坛。作为高层次、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西部油气论坛致力于促进“产学研用”的交流与合作。据了解,本届论坛有来自学界、政界、油气行业近500人参加大会。

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助力油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更造成世界经济增长大幅放缓,油气行业也受到了很大的波及。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两大国际基准原油价格在上半年分别跌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全球油气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在疫情常态化条件下看清世界油气发展的态势以及制定相应的发展方略,对我国油气行业来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以及国际油气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疫情发生后国际油气市场需求锐减、原油价格下跌,油气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受到严重考验。”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赵正文在论坛上表示:“在疫情和低油价的双重压力下,油气产业应该寻找机遇破局突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油气产业在大数据、新基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利好条件下,迎来了众多发展机遇。说明我国油气产业即使在不确定因素下,依然存在稳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赵正文指出:“西南石油大学经过62年的发展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石油天然气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大学。也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四川省及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发基地。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将全力做好大会的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推动学界、业界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能源领域科学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目前国际油气市场保持低迷态势,导致全球范围内上游投资缩减。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和贸易的阻隘,使众多油气进口国更加关注风、光、氢、核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供给。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石油企业要更加重视探索能源转型发展。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彭斌在论坛上指出:“当前,全球疫情防控还处在关键期,油气格局仍然充满不稳定性,产业链传导机制对地方油气发展形势影响依然严峻,四川作为我国天然气分布最集中地区,油气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系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也直接关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广大油气学界、政界、业界通过本次论坛深入研究、系统探讨,具有十分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表示:“自习总书记提出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战略后,今年又提出了2030年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对中国来说,我们必须要建立低碳、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体系。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结构。”

成都市新都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忠诚表示:“油气产业的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离不开高校人才的供给,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胜。站在新时代新起点,新都与西南石油大学结成发展共同体,分享机遇、共享未来。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抢抓新基建机遇,以西南石油大学技术创新优势为支撑,依托公园良好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了集院士工作站、学术交流、技术研发、文旅休闲为一体的服务油气科技小镇,创新探索田园小镇+林盘经济总部+生产生活配套的公园城市发展新模式。”


“服务油气科技小镇”启动仪式

论坛上,在中科院院士、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赵正文,四川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彭斌,四川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成都市新都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忠诚,四川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明騄,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琦,中石油西南分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宝军,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巫晓兵,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罗林,中国燃油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照,重庆市九龙坡区科技技术局副局长刘傲霜等人的共同见证下,“服务油气科技小镇”于2020年10月31日启动。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国松表示,科技小镇的灵魂是在科技支撑下的特色产业。科技小镇的建成,一是要达成共识,二是要规划先行,三是政府引领,四是创新运营模式,五是技术突破,六是需要在建设理念上要秉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建设理念。

成渝双城经济构建油气发展新格局

成渝两地经济联系紧密,资源禀赋相近,能源领域具有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成渝地区承担着我国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气产量,双城经济圈的构建使成渝地区正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增长极。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云认为:“后疫情时代,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油气行业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更存在新的重大机遇。一方面,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国内油气需求将保持较长时间的旺盛时期,加大上游资源勘探开发,优化海外油气贸易具有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以煤、油为主的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主导的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推进,将有利于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能源新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认为:“我国明确要求到2035年甚至是到2050年,我们的任务是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勘探开发,增加油气产量。因此,油气行业不存在发展方向的困惑,也不存在取代油气资源的问题,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油气行业。”

“当前,世界能源进入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四分天下的格局,中国的能源生产中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分别占7%、6%、69%和18%。”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指出:“我国未来要构建油气发展新格局,一是需要稳油增气,二是油气跨界融合发展,三是要加强智慧油气和智能油气建设。其中,油气工业要持续发展需要‘三个跨界’融合,即风光热与油区融合、油气工业去氢能融合、油气与新材料储能融合。”

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胜在题为“川渝携手建设世界级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的主旨演讲中表示:“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说明安全问题在我国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而推进川渝地区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建设,是打造中国工业体系战略备份,增强中国经济韧性的需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处副主任田磊表示:“全球能源发展有三个新趋势:应对气候变化要求下的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各类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化趋势,以及适应可再生能源比例大幅度提升的从集中式向分散化的小规模的能源供应方式的转变。”

在后疫情时代,我国石油行业要更加重视探索能源转型发展。尽管低油价使油气行业上游投资压力骤增,但在现阶段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及新材料等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未来几年能源行业将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高度融合。这也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一。

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2020年世界油气行业的寒冬,我国油气行业更应把握能源转型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势,不断优化投资布局,做好油气战略储备。主动适应和引领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不断创新,推动油气行业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革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我国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 李颖

标签:“后疫情时代”,世界油气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