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三月,国际油价跌幅超过50%。3月1日,WTI原油价格为47.5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为52.78元/桶,OPEC原油为51.65美元/桶。到了3月31日,WTI原油报价为20.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价25.96美元/桶,OPEC原油报价22.61美元/桶。
国际油价在短短一个月内从正常油价跌到成本价以下,最初被认为是因为沙特和俄罗斯大打价格战。虽然油价断崖式下跌不排除俄罗斯和沙特价格战的因素,但真正的导火索是年净爆发的新冠疫情。
简单来说,疫情影响的不仅是国际油市,还影响全球经济,而且后者还是更为根本的原因。在3月,美国股市经历了4次熔断,油价经历了两次大幅下降。与此对应的是,正是在3月疫情在世界蔓延。
让我们看一组数据,3月1日,海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为7196人,而到了3月31日,发展为688355人。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全球确诊人数翻了近10之多。
我们知道,欧美发达国家是石油消费大户,仅仅美国一个国家,每年就以全球百分之六的人口消耗全球百分之三十几的石油。可以想象,在疫情严重,欧美各国开始陆续颁布戒严禁令时,由于航运、交通以及人员出行的减少,全球石油需求势必遭遇断崖式下降。
在油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产油国。之前我们分析过,世界三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和美国的产油成本分别在10美元、15-20美元和36-47美元。
因此有人认为美国页岩油是最先承受不住的国家,从石油企业来说或许如此,但从国家层面来看,三大产油国实现财政均衡所需的平均油价却正相反。
从此次石油"斗法"的主角沙特和俄罗斯来看,沙特实现财政均衡所需的油价是84美元/桶,俄罗斯实现财政均衡所需的油价是42美元/桶。而美国经济早已实现多元化发展,页岩油产业是在页岩革命之后才崛起,对经济总量影响不似沙特与俄罗斯。
对于沙特来说,国际油价如果维持在35美元左右,其财政支出就会大幅度缩减,财政赤字也会大幅度增加,如果是维持在20-30美元,那么沙特的财政将会面临危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沙特必然会再度召集OPEC+商议减产事宜。
反观俄罗斯,虽然现有的低油价会对俄罗斯造成财政收支带来挑战,俄罗斯在过去5年加强了财富基金和储备金建设,其相对灵活的汇率机制能够为其应对价格挑战提供一定缓冲。
虽然油价对美国经济冲击有限,但作为生产成本较高的页岩油企业,目前正经历一场危机,众所周知,很多页岩油企业在今年6-8月新一轮债务即将到期,眼下已经有美国页岩油企业开始破产,例如,4月1日,美国主要页岩油企业怀廷石油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3月国际油价暴跌以来首家破产的美国大型页岩油厂商。
回到国内,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19年我国进口石油达5亿吨,占比达到70%以上,所以,总的来说国际油价大跌对中国是一个利好消息。
首先,原油价格下跌将直接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此外,通过石化产业链的传递,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这将给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交通运输业带来直接利好,有利于经济复苏。
原油价格大跌对石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上游勘探与生产业务,对下游成品油业务而言,由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地板价",下游产业将因此而受益。
据此来看,在油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中海油。作为一家专注于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上游公司,石油和天然气的销售构成了中海油的主要收入。目前原油价格已接近中海油的桶油成本,如果原油价格继续探底,中海油将继续承压。
此外,对于中石油来说,其主要业务除了勘探,还有炼油与化工、销售以及天然气,其他板块运营得当的情况下,或许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勘探业务的亏损。但总的来看,油价下降对于中石油的业绩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比之下,具备一体化优势的中石化,目前来看受冲击最小。炼油是中石化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达到63.41%,而勘探及开发占比的利润占比仅为7%。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中石化的净利润相对中海油和中石油来说会更加稳定。
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石油储备明显低于IEA成员国,因此,借此低油价的大好时机,我国可以进一步提升石油战略储备,从而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