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挪威是如何组织能源创新的?

2019-04-04 14:24:18 2019能源思考2月刊

挪威是一个人口小国(520万),却又是一个创新大国。按照马云的说法,87%的挪威创新型企业员工不足5人,但却创造了70%的就业机会,也成就了挪威。在能源领域,挪威的创新也闻名遐迩,尤其是在海上石油勘探方面。国家石油公司没有一统天下,而是与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互补并存,引领深水油气勘探开发。

挪威是如何组织能源创新的?又如何鼓励产、学、研、政、商之间有机配合,形成合力?除了国家层面,挪威的地方政府如何组织和鼓励创新?挪威有哪些好的创新机制与手段值得中国学习?

2019年2月25日晚上,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很荣幸邀请到挪威ONS石油大会主席、原斯坦万格市市长 Leif Johan Sevland 先生分享了上述话题。

Sevland 先生曾担任挪威石油重镇斯坦万格市市长16年,不仅把该市打造成北海油气生产与研发中心,还通过举办两年一度的挪威斯塔万格国际海洋石油天然气展览会(ONS-Offshore Northern Seas)展览会,牢固树立了该市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影响力。ONS于1974年首次举办,是欧洲地区规模最大、展出历史最悠久的石油、天然气展览会。聚集了众多的国际优秀设备供应商并吸引着各石油产国的专业买家。是欧洲地区规模最大、展出历史最悠久的石油、天然气展览会。2018年的ONS能源大会暨展览,吸引了98个国家68000多人参加,成为了欧洲最大的能源会议。

北京国际能源专家俱乐部名誉理事会副主席傅成玉、挪威驻华大使馆代办Mattis Raustøl,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Mats Fredrisson,BP中国区董事长杨筱平等国内外近40名专家与会。

围绕挪威能源创新,Sevland先生表达了以下主要观点:

1、创新设计由体制机制出发,塑造挪威能源创新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博采众家之长,与大多数油气资源国不同,挪威没有让国家石油公司一体独大,垄断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而是对大小公司、国内外公司一视同仁,挪威海上油气很少有单方参与的项目,有些项目参与公司甚至达到十多个;开发过程中,挪威也没有让国家石油公司包办一切,而是鼓励各种各样的中小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服务赢得国家石油公司的订单。

海上油气开发最大的风险来自勘探的不确定,挪威设计了极富创新的石油税制:国家对石油项目利润的征税率高达78%,但在同时,如石油公司在勘探开发方面没有任何发现,国家承担其78%的费用。这一政策也体现了挪威政府鼓励国内外油气企业勇于开拓的一面。

挪威鼓励企业参与能源研发,并已形成一套围绕着企业需求开展研究的能源研发体系。挪威政府注重企业、大学和研发机构之间的有机配合,现已形成优势互补的研发体系,后者围绕着企业的需求开展研究,而研究结果可直接应用到企业的实际项目中,避免研究成果停留在纸面。为鼓励和维持这样的机制,政府也对各部门给予了资金支持,政府对能源研发项目的财政拨款,38%拨给企业,24%拨给大学,38%拨给研发机构。政府期望这种机制能推动研发与应用的良性循环,推动科研创新的长期发展,并为国家能源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从而增强挪威能源产品的国际商业竞争力,同时减少能源开发带来的环境、气候问题。

2、多元机构与手段,持续推动挪威创新推广与发展。

除政府部门外,挪威也成立了多个支持能源创新的政府与民间组织,包括:

挪威创新署(Innovation Norway)作为挪威政府做强有力的工具,在挪威境外国家以挪威各使领馆商务处的形式存在, 推动挪威创新创新成果在国际上的普及应用。挪威创新署在挪威境内主要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扶持资金以及高风险贷款,从根本上促进挪威企业乃至产业的有效创新。

挪威研发理事会(Research Council)作为国家主导研发工作并提供研发经费的组织,每年下发90亿挪威克朗(约10.5亿美元)的资金以支持研究和创新活动。

行业组织如挪威能源商会(NORWEP)将能源行业的参与方组织起来,共同研究行业面临的问题。此外,挪威石油能源部还开设了有关新能源技术研发、示范和商业化战略的Energi21项目,该项目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水电、能效、提高能源系统灵活性以及碳捕集和存储等技术作为重点,为挪威当局在开发新的环境友好型能源技术、重构能源体系上提供战略建议。

3、注重低碳发展,在油气强国的基础上力推新能源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以油气为支柱产业的挪威同样十分重视能源转型以及清洁能源的发展。早在哥本哈根协议前,挪威就已再1990年开始征收环境税、碳排放税等,并大力发展新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的意识不只在政府层面,挪威能源企业同样高度重视低碳发展,并将其纳入公司战略发展。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作为世界石油巨头和挪威国家经济支柱之一,于2018年将名字从“Statoil”更改为“Equinor”,可见其转向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战略和决心,以及向绿色发展的愿景。实际上,Equinor早已不满足于其油气巨擎的地位,早已大举进军可再生能源领域。目前,Equinor已投资了很多绿色能源项目,尤其是海上风电项目,挪威石油公司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达29万千瓦,另有19万千瓦在建。

此外,挪威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业(原国家电力公司Statkraft)Ren Energi发展亦十分迅猛,在水电的基础上,开发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业务,Ren Energi目前已成为挪威第一大、北欧第二大电力生产商,拥有欧洲最大的陆上风力发电站,技术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

4、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形成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在地方政府层面,除鼓励企业创新之外,最重要的是地方公务员被激励不断创新,不怕出错,创新举措一旦成功即会受到奖励,并予以推广,从而形成“人人创新”、“创新者即英雄”的良好氛围。在这种环境氛围下,挪威能源领域不断创下壮举:

挪威特罗尔A气田的巨型的气田平台,重达120万吨,高472米,水下建筑深369米,如此庞然大物是从挪威西岸的斯塔万格通过拖船拖到北海安装地的,因此创造了人类史上人工拖运的建筑物之最。

Ekofisk 气田平台建于1992年,27年过去了,这座平台依然工作着,人们不断改进平台,让它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创新在挪威是个持续的过程,而非一时。这种持久创新使许多原本认为无法实现的梦想成真。

当然挪威的创新并不局限于油气领域,挪威在海上风电、碳捕集和存储技术等方面,都不断地有创新与突破。

5、创新生根于挪威传统与文化,润泽于能源领域之外。

历史上,挪威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唯有通过获取海上资源才能生存,由此培育了挪威人引以为豪的维京文化,维京文化既包括灵活的机制,更有勇于开拓的行动力。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传世名言“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充分说明了挪威的创新精神,少数人会变压力为动力求创新。

根植于挪威文化中的维京基因,使得挪威的创新不仅局限于油气领域,更将目光放眼全球其他领域。油气收入为挪威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政府养老金,规模超万亿美元。挪威的社会制度不养懒人,而巨额主权投资基金也没有全部投入挪威本国和油气领域,而是投向全球管理最规范、稳健增长的上市公司。

在能源领域之外,挪威这个小国还有多个全球知名的公司,如专注于船只与海洋工程喷漆及建筑涂料业务的世界顶级涂料公司Jotun(佐敦),专注船只与其他工程认证的专业风险管理服务机构挪威船级社(DNV-GL),以及挪威跨国运营商北欧通讯(Telenor)等公司。

挪威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Mats Fredrisson补充道,对于挪威的企业来说,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创新,更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商业模式,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适用不同的国家和市场,对企业而言是极大的挑战。挪威企业通过持续改进应对上述挑战,紧跟市场变化、寻求合作伙伴,从而不断创新与提高。

挪威驻华大使馆代办Mattis Raustøl先生表示,挪威最值得分享的经验就是,国家在创新领域可以有所作为,但需要定义其正确的作用。国家的最大作用就是创造平等竞争,鼓励创新的制度与社会环境。他表示,挪威政府很乐意与中国加强合作,在能源领域以及能源之外的诸多领域开展合作。

傅成玉先生表示挪威在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成就以及过去二十多年经济的迅猛发展令人惊叹。傅总指出,挪威是中国海上石油开发的老师。在挪威的帮助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海上石油开采技术从无到有迅猛发展,至今年产量已达5000万吨。这样的成就与我们国家开放外国投资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密不可分。然而,我们应当保持清醒,我们在许多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应善于借他山之石,成为学习大国,持续扩大自主开放,看到他国领先之处,虚心向世界学习,不断进步。

俱乐部总裁陈新华博士主持了晚餐会,并在晚会结束时向挪威驻华大使馆代办Mattis Raustøl先生颁发了俱乐部“感恩10年同行”奖,感谢挪威驻华使馆长期以来对俱乐部工作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