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单方面制裁伊朗即将与11月4日生效,美国的目标如何,会采取哪些措施,各国的反应,会有什么影响,国际社会都十分关心。这些问题,要准确回答比较困难,但可以大致判断。
美国的目标:通过削弱伊朗的国力,从而最大限度抑制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这应当只是美国的初步目标。至于更高的目标,恐怕是使伊朗内部分化,甚至政权变更。
美国对伊朗的措施:除了已有的达马托法案、长臂管辖、武器制裁、金融制裁、限制伊朗成品油进口等手段之外,即将增加限制伊朗原油出口。分别和中印日韩、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谈判,弥补以往的制裁措施实施不严之处,要求停止进口伊朗原油、至少要明显减少进口伊朗原油,限制对伊朗的油气投资和服务,严格限制对伊朗的金融服务。
各国的反应:各国对美国制裁伊朗的态度反应不一。伊朗坚决反对,并派出代表团到主要原油贸易国进行游说,未来有可能加大油价折扣力度吸引买家。
欧盟抵制美国,声称将维持与伊朗的现有业务,但大多数欧洲企业却与政府的历程不一致,投资与服务业务陆续撤退了,从Bloomberg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底原油贸易量比此前降了2.3万桶/日,降幅不到10%;印度曾声称维持与伊朗业务和贸易,今年9月底从伊朗的原油进口量已经从此前的水平降低了约30万桶/日,降幅近40%,未来仍然可能继续下降;日本将随美国走,9月底从伊朗进口量减少了月13万桶/日,降幅超过80%;韩国从伊朗的原油进口已经清零;中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减少量和降幅与印度相近。俄罗斯在伊朗的油气贸易量基本为零,投资和服务量也很小,但态度上坚决抵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另外很有趣的是,各国对伊朗的原油贸易并非都在减少,有几个国家却在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今年9月,新加坡、阿联酋、叙利亚分别增加了5万桶/日、1.7万桶/日、0.4万桶/日。但增加的量远远低于减少的量,伊朗的原油出口已经受到很大抑制,随着储存设施陆续装满,很快将出现不得不关闭部分原油生产井的状况,对伊朗经济将是沉重的打击。预计未来伊朗将进一步加大出口油价的贴水。
美国制裁伊朗的影响:对国际社会而言,影响是巨大的。从原油市场而言,将在短期推高油价,升高多少,则众说纷纭。伊朗的原油出口能力在250万桶/日,如果全部掐断其出口,其他产油国要在短期内弥补非常困难,但两年左右应能够补足。如果伊朗北逼入死胡同,有采取极端措施的可能,逼入冒险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或者攻击沙特等国的原油生产设施等,那影响,就不是正常的供需能够判断的了。
对中国的影响超过其他国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进口量月900万桶/日;油价每上升1美元/桶,中国每年进口原油需要多花200亿元人民币,如果上升20美元/桶,则要增加4000亿元的代价,相当于中国GDP的0.5%!
中国对美国制裁伊朗,不可能屈从,但完全不管不顾也很难实现,投资、服务、贸易、金融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估计政府会采取有保有压,坚持与适度收缩并用的措施。
(作者:刘朝全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