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大变局,炼化行业的6个改变

2018-06-06 15:22:43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   作者: 李雪静 黄格省 宋倩倩  

炼化行业出现“大变局”

1、炼油能力总体过剩,成品油市场发生显著变化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2017年,我国炼油总能力达到7.72亿吨/年,约占世界总能力的15.8%,炼油能力过剩约0.63亿吨/年,已处于严重过剩状态。原油加工量5.68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66.6%。随着国有企业扩能以及民营企业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十三五”期间,炼油能力将达到8.82亿吨/年,过剩约1.23亿吨/年,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

同时,我国也是全球第一大油品消费国,2017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3.25亿吨,其中汽、柴、煤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23、1.69、0.33亿吨。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速2.3%,其中汽油消费增速逐渐放缓,柴油消费在2016年已出现下滑,航煤消费量在2030年之前将持续较快增长。

2、乙烯及其下游衍生物需求持续增长,高端石化产品市场缺口大

2017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2455万吨/年,产量1824万吨,当量消费量约为4250万吨,当量消费缺口2426万吨,消费缺口持续增大。

“十三五”期间,随着新建石化装置陆续投产,乙烯产能年均增速约6.8%,2020年乙烯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年左右,当量消费量为4800万吨,仍有2000万吨左右的缺口,主要体现在高端石化产品产能严重不足,而中低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产品产能过剩较严重。

目前石化产品的结构性问题仍将延续,少部分低端产能过剩但仍在大量进口,而对于市场需求旺盛的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工程塑料等产品,需要通过进口大量的聚乙烯和乙二醇等乙烯下游衍生物来满足市场。

3、炼化产品质量升级加快,清洁化、功能化、高端化需求成为主流

近年来,为改善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对炼化产品质量要求日趋严格。在成品油质量升级方面,2017年1月,全国已全面供应国V标准车用汽柴油,北京提前实施京VI标准;2017年10月,“2+26”城市也全面实施国VI标准A阶段;2019年全国将全面实施国VI标准A阶段车用汽柴油。

在石化产品更新换代方面,功能化、高端化、定制化需求和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主流。工信部出台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加快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橡胶、石墨烯等高端产品以及功能性膜材料、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我国石化产品市场正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规模的同时提升。

4、新能源快速发展以及燃油经济性不断提高,对油品市场逐渐产生冲击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77.7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达到180万辆,占全球市场50%以上。按照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电动汽车产销量要达到200万辆,2025年占全国汽车产销量达20%以上。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很低,但从长远看其对燃油车替代产生的影响将逐渐增加。

从燃油经济性的提高对油品需求影响看,在不考虑电动汽车的情景下,全球油品需求下降70%受燃油经济性的影响。2016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为6.85L/100km。按照我国乘用车燃料消耗有关标准,到2020年和2025年将分别降至5.0L/100km和4.0L/100km左右。总体而言,燃油经济性的不断提高,也将对我国油品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冲击传统炼化行业。

5、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推动炼化行业转型升级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工业创新发展,能源领域呈现出分布式能源、微网、智慧能源等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炼化行业则表现为以“互联网+”为特征,智慧加油站、加油站非油营销、油品及石化产品电商销售、充电桩、共享汽车、智能炼化企业等加快发展的新生产/商业模式。例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均积极布局智慧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油企也在不断加大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力度。

6、“一带一路”倡议等为炼化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振兴东北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炼化行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挖掘新业态与新模式、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要加快转型发展

基于上述对行业形势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炼化行业的转型发展大有可为,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推进炼化一体化,加快炼厂由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转型

炼化一体化具有能最大程度利用原油资源、综合利用副产品和中间产品、优化配置公用工程、降低生产及建设成本、发挥规模效益、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是国内外炼化行业长期以来坚持的发展策略。

与同等规模炼厂相比,采取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原油加工的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节省建设投资10%以上,降低能耗15%左右。当前炼化行业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革,推进炼化一体化,加快炼厂由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转型是实现我国炼化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炼厂应从大量生产成品油转向多产高附加值油品和化工原料,尤其是增产低碳烯烃、芳烃,从而进一步拓宽炼化行业发展空间。

2、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增产高附加值炼化产品

面对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要求,今后我国炼化行业的主要任务是在控制炼油能力过快增长稳步提高乙烯产能的同时,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包括开展低成本国VI汽柴油技术攻关,增加烷基化油、异构化油等能力,提高高标号汽油比例,降低柴油产量,增产航煤、润滑油、沥青、石蜡、化工原料等,推进乙烯原料轻质化与多元化,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家电料、管材料、车用料、医用料、高性能膜料等合成树脂产品和环保橡胶产品,重点发展高碳α烯烃、茂金属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氟硅树脂及关键单体,溴化丁基橡胶、氢化丁腈橡胶、氟硅橡胶等高性能合成橡胶,聚烯烃类、氢化苯乙烯类、聚氨酯类等新型热塑性弹性体以及聚碳酸酯、特种聚酯等高性能工程塑料。

3、加快炼化与先进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智能炼厂建设

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代工业革命,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将先进制造与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与炼化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已受到业内广泛重视,尤其是智能炼厂已成为炼化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快炼化与先进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一是加快管理、科研、生产、销售、物流等各环节的信息化集成,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同运行;二是加快推进试点智能炼化企业的建设,积累经验;三是制定与互联网融合整体发展的路线图,在研发、生产、消费需求及市场动态变化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及响应机制,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4、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推进炼化业务国际化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富裕的油气资源及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我国炼化行业加快国际化进程提供了有利契机。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国内炼化企业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沿线国家炼油产业基础和市场特点,针对性地扩大成品油出口、化肥出口、装备设备和催化剂产品出口,在国外独资或合资兴建炼厂,建设海外石化产业园区,还可以采取转让出口炼油技术,开展工程承包和建设、炼厂运营维护以及金融投资等多种灵活方式,推动我国炼化业务国际化程度,同时与沿线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当前我国炼化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顺应宏观形势变化,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