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中美贸易战阴影下的“能源合作”能独善其身吗?

2018-06-06 15:19:55 2018年能源思考4月刊

最近,中美贸易战打得如火如荼,大有全面"互怼"的架势。

我们知道,2017年11月,美国特朗普总统访华,在中美两国元首的见证下,中国能源企业与美方企业签订了总价值超过1600亿美元的能源合作大单,占特朗普访华期间中美2535亿美元一揽子经贸合作"大礼包"的65%。现在,我们不仅要问,能源合作作为未来中美经贸往来的一个新的产业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中美贸易战的"阴云密布"下,能够独善其身或成长为一枝独秀吗?清泉这里分析如下。

第一,中美未来能源合作规模和初步合同金额虽大,但均摊到每年后则偏小,"调节器"作用有余,"压舱石"作用则不足。去年11月份草签的中美能源合作协议主要涉及四个项目:一是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国能)与西弗吉尼亚州签署《页岩气全产业链开发示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向西弗吉尼亚州的页岩气、电力和化工生产项目投资837亿美元。二是中石化、中投海外、中国银行和阿拉斯加州政府、阿拉斯加天然气开发公司(AGDC),共同签署了中美联合开发阿拉斯加LNG(液化天然气)项目谅解备忘录(MOU),涉及金额430亿美元。三是山东南山集团与美国乙烷公司签署《乙烷购销协议》,金额260亿美元。四是中石油与切尼尔能源公司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切尼尔能源有限公司关于LNG(液化天然气)长约购销的谅解备忘录》,金额110亿美元。可以看出,上述四个协议要么是框架协议,要么是谅解备忘录,也就是说,均不是具有约束力的正式合同。截至目前,也就有中石油与美国切尼尔公司于今年2月9日签订了年供120万吨LNG的购销协议,协议的一部分将从2018年年底开始执行。这是以上四个重大合作项目中唯一一个落地的。其他三个项目依然还处在项目前期的谈判论证阶段。乍一看,上述四个项目合同金额高达1600亿美元,堪称"超级经贸合作大蛋糕"。但是,业内人士均知道,从国际惯例来看,一个典型的能源合作项目合同期一般在20~25年左右,像上面中石油与切尼尔项目的长约合同期就是25年。也就是说,如果把这1600亿美元的合同总金额均摊到未来20年的话,每年也就是80亿美元左右。除非今后中美在油气此类大宗能源商品的贸易量上有大幅提升,否则每年100亿美元左右的能源合作规模,与目前美国对华高达3700亿美元(即便以更为客观严格的标准去统计,逆差也有2000亿美元)相比,确实有点"杯水车薪"。短期内,能源合作可以充当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调节器",但难以发挥中美经贸合作再平衡的"压舱石"作用。

第二,美国当前的油气基础设施有待完善,LNG加工出口能力有待提升,再加上能源投资与贸易项目本身的长周期特点,远水解不了近渴,短缺内难以发挥特殊作用。截至目前,美国尚未建立起供大规模石油、天然气、LNG出口的基础设施,包括油气田产地与出口港口之间的管网配套设施,以及能够容纳大型油轮和LNG运输船的出口终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油气进口的第一大国,美国东西海岸的LNG终端几乎是清一色的接收终端。就在三年之前,美国能源业界上下对美国未来能否出口天然气和LNG仍抱有怀疑和不确定态度。随着近两年美国页岩油气产量的"爆发式"增长,美国实现了由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快速转变,这让美国能源界始料未及。现有的LNG接收终端需要改造成为出口终端,并新建一批出口终端,现有的管网系统等基础设施需要转向出口导向型的系统,而这些转变需要数年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全球天然气及LNG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下,美国的天然气及LNG生产商在项目投资决策上异常谨慎。只有像切尼尔公司这样已经找到确定买家和消费市场的生产商才愿意做出FID(Final Investment Decision)决策,实质性启动项目建设。而一般情况下,一个天然气及LNG一体化项目从启动建设到投运和出口,差不多5~8年的时间。中石油与切尼尔公司签订的长约供货协议要到2023年才开始执行,个中原因就是切尼尔公司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新的LNG生产线,增加新的、可供出口到中国的LNG产能。

因此,目前看,未来五年左右,中美之间的能源投资与贸易额度将非常有限,短期内难以发挥平衡中美贸易逆差的特殊作用。

第三,如果美国对华政策进一步趋紧,则中美能源合作难以独善其身,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前一阵子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301调查"是一项典型的"单边主义"政策。目前看,美国下步对华贸易政策可能会全面收紧,包括限制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的央企在美国从事大规模的投资与运营。而石油天然气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无疑在美国政府管控范围之内。中国能源央企大规模投资美国的页岩油气和LNG开发项目,极有可能成为美国民众标榜"中国威胁论"的噱头,成为美国政府反制中国的矛头所指。这种态势下,中国能源央企能否按计划实施投资尚不好说,至于能否如期建成投产,能否回收投资和成本,则具有更大不确定性。可以看出,在美国对华"单边主义"大棒的重压下,中美能源合作难以独善其身。

综上,如果下步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不排除会殃及能源合作这一原本被双方看好的新兴领域。当然,如果中美双方能够有效管控分歧和摩擦,并共同推动、逐步做大中美油气贸易的蛋糕,就会出现积极的结果。清泉做过一个测算,到2030年前后,若以美国对中国的油气出口当量达到1亿吨来测算,若到时国际油价在80美元/桶左右,则中美之间的油气贸易额将会达到600亿美元的量级,将会真正发挥中美经贸往来的"压舱石"作用。而这一蓝图实现与否,关键在于美方能否树立合作思维,摒弃对抗,主动打造中美能源投资与贸易的新高地。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中美贸易,能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