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让人着迷的中国能源

2018-01-23 13:11:16 中国能源网

在中国向一个更可持续、更广泛的增长模式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如果必须有一个优先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能源。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目前,中国每天要进口大概740万桶石油。而与此同时,中国煤炭和天然气的进口量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的。

再来看看天然气领域。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之一,并且希望在2020年之前将天然气在其能源使用量中的比例提升到10%。

因此,中国是一个拥有巨量资源的国家,同时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增长。对于这样一个国家而言,该怎么做才能向公民和各行各业提供可持续的、清洁的、充足的能源呢?

答案是中国必须在技术变革方面实现多样化,并且引领技术变革。

中国的能源政策由此也不能太过激进。面对煤炭以及化石能源生产者(即传统能源)与新兴颠覆性能源技术之间构成的竞争关系,中国只能采取平衡策略。

因此,很明显的一点是,中国固然要向一个更清洁、更有效、更可持续的能源结构迈进,但整个过程必须仔细而谨慎地进行规划,以避免欧洲一些国家所犯的错误在自己身上重演——这些国家过早地急于使用可再生能源装置,导致能源成本飙升。而中国能源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以下几个因素中取得平衡: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之间的竞争关系、经济成本、环保需求和技术需求。中国在核能领域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生产量的迅猛增长,就是最好的例子。

中国计划将其核能生产量翻番。未来全球新组建的核反应堆中,有40%来自中国。这也是中国发展平衡性能源结构计划中的一环。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方面,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其太阳能产量提升至1100亿瓦,将其风能产量提升至2100亿瓦,这也将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国。

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产量中,有15%是非石化能源,而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的产能将成为全球的王者。

2015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2%,相当于少排放了2亿吨二氧化碳。这个数字是创纪录的,相当于100个排放量最低国家的排放量总和。中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的承诺,也就是它在2030年前要达成的目标,看来很可能提前达成。

不过有一点必须明确,至少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在2030年之前,煤炭和石油依然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比如,在煤炭方面,中国在建的煤炭火力发电装置,未来可以提供420亿瓦的能源。2016年,又有相当于110亿瓦的煤炭火力发电装置被审批待建。

而随着需求和供给成本的变化,中国也可能会实现其能源结构的转型。

在这方面,中国承受不起错误的代价,它不可能不顾能源成本的变化,因为那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欧盟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电力和天然气价格上升到无法承受的程度,导致许多能源密集型产业逃离欧元区。

与此同时,中国又不能只顾能源成本的效率,它还必须追求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日益增长的城镇人口提供安全、清洁的环境。为此,中国要学习美国,后者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也减少了消费者的电力和天然气账单支出。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目前正在进行着竞争。美国的页岩革命使得该国从天然气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中国在这方面也可以学习美国,因为中国拥有大量的页岩气资源,还有大量尚未开采的天然气储量。但即便条件不同,液化天然气也能帮助中国实现上述目标,因为这使得中国能够获得价格颇具竞争力的长期供应合同。

因此,如果中国旨在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它就会发现最好还是一边改良技术,一边降低成本,一边开采具有竞争力的能源。

在过去16年里,全世界每增长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要消耗的能源量下降了40%,中国下降了25%。大趋势是无法遏制的,新技术不但有助于降低现有产业的密集度,也能够提供替代方案。它也为交通运输提供了新的选项,从电动汽车到合成燃料。它也同时显示:新产业在产量飙升的同时,对于能源密集的依赖度也在降低。我们将在书中对这种新产业变革进行阐释。

中国正在面临一个新的增长模式,并且必将从新兴混合型能源结构中获益,这种能源结构必将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产量的增长以及环境损害的降低。它也必然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中国经济最强大的助推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所要损耗的能量减半,这对于该经济体而言就是一个独特的优势。同时,这也将缓解零星的全球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波,使得中国经济能够在全球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中国的增长模式正在从能源密集型、产业型增长,转变成消费引领型增长,这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因此进一步得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的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已经触顶。然而与此不相适应的是,中国的能源进口量依然巨大。要应对这种挑战,就必须依赖于智慧和长远的眼光。抓住经济周期波动所形成的机会,减少对外国能源进口的依赖,将技术革新视为让经济更加平衡的机会,并且支持技术革新,从增加竞争力的角度来持续不断地推动技术革新。

作为全球增长的引擎,中国能够从上述这些正在展开的综合因素中获益,而这些因素在本书中都将提及。事实上,参考这些因素并作恰当的规划,中国能够强化其增长模式,造福全体国民,并且让全球所有人获益。中国会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清洁的、高效的能源结构,为全球其他国家树立典范。




责任编辑: 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