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曹本熹(1915.2.22-1983.12.25),上海市人,中国化学工程学家、核工业学家;1938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并在国立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组从事研究工作。1942年在云南昆明利滇化学公司任助理工程师。194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化工系留学,1946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被聘为国立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48年,他组建国立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任教授兼代理系主任、首任系主任。1952年,他参与筹建北京石油学院,任教务长、副院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任二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此外,他还曾担任核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曹本熹院士,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的开拓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化工专家、两弹功臣、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原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曹本熹院士一生主要从事化工教育、核化工的研究和领导工作。50年代初,曾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负责军用油料的全部化验工作,并在1952年把化工系培养重心转向石油,为创建中国第一所石油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提开设石油课程 为创建中国第一所石油学院奠基
1949年11月燃料工业部成立,部机关就设立了专人和专门机构主管教育工作。副部长刘澜波主管教育,非常重视燃料工业教育,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
1951年11月,全国第一次高等工业院校会议在北京召开。徐今强作为燃料工业部主管石油工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呼吁重视石油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议学习苏联经验,建立我国的石油教育体系,不仅要办石油中等技术学校,也要办正规的高等石油院校。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及时筹办石油学院。这是最早提出筹办石油学院的建议。石油管理局首先与天津的北洋大学建立了联系。
燃料工业部及石油管理总局与清华大学建立的联系也是较早的,燃料工业部成立后,李范一副部长对煤炼油和煤的地下气化等有关课题非常关注,他代表燃料工业部与清华大学化工系取得了联系,清华大学负责联系的就有曹本熹。1950年冬,双方密切合作,建立了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许多归国不久的著名学者参加了这个研究室。该室由曹本熹、朱亚杰、武迟、侯祥麟四位教授负责。1951年5月,根据石油管理总局的要求,清华大学化工系在燃料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石油炼制组。在清华大学其他系还设立了石油钻采、石油地质组。
50年代初,石油管理总局还与北京大学有关的系取得了联系。这时的北京大学,也有一部分教师对石油教育很热情,许多学生积极学习石油学科。1951年至1952年上半年在全国不少大学中出现了“石油热”。西北工学院采矿系、化工系成立石油组,招收了新生。在重庆大学,先后成立了石油地质组、石油炼制组和石油钻井组。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成立了液体燃料组。在浙江大学机械系和化工系成立了石油机械组和石油炼制组。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也设立了石油组。这一时期,石油教育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为开展大规模的高等石油教育,筹办和建立专门的石油学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车在朝鲜战场上因油料问题屡出故障造成损失。此时,在北京清华大学化工系主任办公室,一位中年教授拍案而起,激愤地说:“我们有责任,我们有义务!”这位中年教授便是曹本熹。“石油太重要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油田、炼油厂、勘探专家、采油专家、冶炼专家。”曹本熹向学校打报告,要求在化工系设石油课程。不久,清华调整院系,成立了石油工程系。
1953年1月,中央决定筹建北京石油学院,任命曹本熹为建校筹备处副主任。正式建院后,曹本熹调至新创立之北京石油学院任教授兼副校长。
科学构建石油学院 为我国石化事业大发展培养人才
学院筹建:1952年,燃料工业部及石油管理总局抓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机,加速了筹办石油学院的步子。7月,石油总局向燃料工业部、教育部、人事部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报告,请求在北京创办石油学院,并由陈郁部长向周恩来总理作了汇报,周总理对此给予了肯定。燃料工业部和陈郁部长建议,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筹办北京石油学院,并列入燃料工业部第一个五年计划。10月,石油管理局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工作组”;月底,燃料工业部、教育部联合备文,向文化教育委员会、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报告,提出建立北京石油学院的综合计划。1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达《文教企字466号通知》,正式批准建立北京石油学院。12月,石油管理总局调来贾皞、徐克性、刘若愚、杜再生等四人参加筹备工作,调整了组织机构,加强了领导,使筹备组的工作更进一步开展。1953年1月,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公推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曾昭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澜波、贾启允为主任,曹本熹、贾皞为副主任,并立即开始办公。石油管理总局贾启允副局长全面负责筹备处的工作,筹备处内临时设置了基本建设处、教学筹划处和办公室,曹本熹负责教学筹划,贾皞负责基本建设。
校址选定:关于石油学院的校址问题,1952年有关部门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协商。大家认为,北京是我国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交通中心;这里高等学校比较集中,有利于新建石油学院的师资培养;科技信息灵通,有利于学术交流;交通方便,有利于组织学生到西北、东北等不同类型的石油厂矿实习,以培养各方面所需要的人才。最后确定校址设在北京。燃料工业部于1952年10月在给政务院有关部门的建院计划中,提出了北京石油学院的具体校址问题。后经政务院同意,由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指定,在北京清华园以东的文教区东北部分,即海淀区九间房村一带建校,计划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
专业设置:(一)石油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业;(二)石油钻采系,石油钻井专业、石油开采专业、石油钻井专修科;(三)石油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石油炼制(工学)专业;(四)石油机械系,石油矿场机械专业、石油炼厂机械专业、石油储运专业、石油炼厂机械专修科。
干部配备:1953年2月北京石油学院开始兴建时,仅有十几名干部。建校筹备处通过北京市民政局、劳动局、公安总队以及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等单位和人士的介绍,从清华大学、大连工学院、北京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以及党政机关、石油厂矿调来大批教师、干部和职工。9月,教职工总数达500多人,以后又陆续增加,年底达到638人。曹本熹是校代会委员,在学院教务处任教务长。
师资来源:由清华大学转入北京石油学院58人,财经学院调入7人,大连工学院转入6人,高教部统一分配100人,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抽调32人,招聘4人,共有教师20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2人,讲师22人,各占10%强,其余80%为助教。在北京石油学院建立初期,学院汇集了一批石油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著名学者和专家,其中曹本熹是化学工程专家。
学生情况:1953年至1954学年度上学期,从清华大学转入学生476人(其中研究生6人);大连工学院转入学生59人;统一招收的新生561人,研究生46人;1954年暑假期间,第一届毕业生132人按期毕业,全部服从国家分配。
不忘先贤砥砺后人 为祖国献出更多的石油
2015年2月22日,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奠基人之一曹本熹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历时半年多时间,档案馆联合党委宣传部、化学工程学院收集整理了曹本熹院士的图文资料,并举办了纪念曹本熹院士诞辰一百周年图文展。展览分为前言、求学成才之路、执教清华大学、开创石油教育、献身核化工业、同窗情投志合、精神感召后人、后记等八部分,共30块展板。展示了曹本熹的学识渊博、技术精湛、品德高尚、为人正派,对国家核工业、石油科技和石油高等教育鞠躬尽瘁、坦荡无私、忠贞不渝、功勋卓著的光辉事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学校举办纪念曹本熹院士诞辰100周年展览暨《光辉——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教育工作者造像》首发式。
85岁高龄的方华灿,耄耋之年,精神矍铄,给予了《光辉》高度评价:“《光辉》是珍贵的历史档案,它以音像的现代工具,肖像的艺术形式,不仅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史,还记录了我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光辉》是宝贵的生动教材,它以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为我们传承了中国石油大学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传播了我国石油工业‘三老四严’的精神,因此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光辉》是可贵的力量源泉,我们从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身教和言教中获得源泉,对年轻人来讲,可以激发出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力量,不仅如此,它也使老年人焕发青春,激励大家为祖国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仝兆岐感动于《光辉》主创人员的辛勤付出,认为活动体现了大孝、大爱、大善的出发点,彰显出艺术的高水平、精神的高境界和文化的高价值,对于传承老一辈石油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后人意义重大。要坚守传承,齐力合心。
石油工程学院的学子们,对老一辈石油教育工作者表达了崇敬之情,并表示愿揣着同样的石油梦想,传承那种百折不挠、毅然向前的精神,唱着“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歌曲,力争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献出更多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