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电容器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处理方法

电容器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处理方法

2011-02-21 14:15:53 电力英才网

异常现象和事故有:

(1)渗漏油。安装、检修时造成法兰或焊接处损伤,或制造中的缺陷以及在长期运行中外壳锈蚀     都可能引起渗漏油,渗漏油会使浸渍剂减少,使元件易受潮从而导致局部击穿。

(2)外壳膨胀。电容器内部故障(过电压、对外壳放电、元件击穿等)会导致介质分解气体,使外壳内部压力增加造成外壳膨胀,此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或停电处理,以免扩大事故。

(3)电容器爆炸。在没有装设内部元件保护的高压电容器组中,当电容器发生极间或极对外壳击穿时,与之并联的电容器组将对之放电,当放电能量散不出去时,电容器可能爆炸。爆炸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设备故障甚至发生火灾。防止爆炸的办法除加强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外,最好是安装电容器内部元件保护装置。

(4)温升过高。电容器组的过电压、过负荷、介质老化(介质损耗增加)、电容器冷却条件变差等原因皆可能使温升过高,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甚至击穿导致事故。运行中必须严密监视和控制环境温度,或采取冷却措施以控制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如控制不住则应停电处理。

(5)瓷绝缘表面闪络。瓷绝缘表面发生闪络的原因是:表面脏污、环境污染、恶劣天气(如雨、雪)和过电压都将产生表面闪络引起电容器损坏或跳闸,为此应对电容器组定期清扫,并对污秽地区采取防护措施。

(6)异常声响。运行中发生异常声响(“滋滋”声或“咕咕”声)则说明内部或外部有局部放电现象,此时应立即停止运行,查找故障电容器。

在处理电容器事故时,运行人员需注意以下事项:

(1)停电。必须先拉开电容器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或取下熔断器。

(2)放电。尽管电容器组已内部自行放电,但仍有残余电荷存在,必须人工放电,放电时一定要先将地线接地端接好.而后多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和声音为止。

(3)操作时必须带防护器具(如绝缘手套),应用短路线烙两极间连接放电(因为仍可能有极间残余电荷存在)。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电容器 运行 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