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生恒: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我们在全国已经发展了1500万平方米的建筑物,目前已形成了地能热冷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个新兴产业大体是五个板块支撑:规划与设计、可再生能源的供给、智能制造、工程预建设、运营保障。这些是一个产业的支撑,也是跟传统产业相接轨。
这些年,我们地能的采集上实现了安全、高效、省力、经济,目前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采集浅层地能1千瓦,1200元就可以做到,实现了产业化的发展。
根据不同的地质、不同的地区,用不同的采集方法成本都是可以做到一定量级。这样为产业化的发展、为可涉及性强、运用范围广打下了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我们跟传统的供暖行业实现了全面的对接,用浅层地能作为供暖的替代能源,供暖大体三种方式:从一解放引入的集中供暖,是从欧美日引进的;另外是自采暖,小煤球炉子;后面是城镇热力热电联产等等,大体重点是三种方式。
大连分布式地能冷热源站占地20.4平方公里,未来十年要发展1500万平米的建筑物,有14万固定人口、30万流动人口,我们设计了216个地能采集站、216热泵站,建设速度可以分期分批随着建设去发展。所有的模式完全按照传统热力,传统大连的热力是多少钱我们就收费多少钱,企业怎么接口我们就怎么来做,完全跟传统的热力模式是一样的。
用浅层地能作为供暖的替代能源相当于传统能源的投入和传统能源的运行成本,建筑物冷暖都用的时候,直接投入省了一套供暖的钱,原先是热一套、冷一套,热冷一体化以后省了一套供暖的钱,集中供暖和城镇热力是一致的。
去年在北京电替煤启动了地冷暖工程,全北京做了6113户,地能供暖的有3000多户、空气能供暖3000户。
用浅层地能电源配置是空气能的80%,运行成本是空气能的70%,供暖讲究的是能源的供给、能源的转化与提升,用什么方式才能供给什么能源,就要用什么能的设备,暖气片就是高温燃烧间歇供暖的产物,暖气片末端热能散发的方式是先暖墙后暖空间,局部热了之后热往上走对流把房屋循环起来;热宝是用暖风,先暖空间后暖墙。
随着热冷是一体化要因地制宜,北京是寒冷地区,江浙一代是冬冷夏热地区,不同地区配备不同的热泵,每个地区地下的温度并不一致。哈尔滨是9到10度,北京大概是15到17度,不同的地能和不同热泵配合才能保证房间的温度。
供暖是“两高两低”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低档次、低效果。高耗能占中国总年能耗的10%到12%,高污染是燃烧以后的排放造成的,供暖燃烧是雾霾的主力军,治理雾霾我国已经做了规模化治理雾霾的方案,而且取得了成功,APEC蓝、阅兵蓝是治理雾霾成功典范。
我们希望建立包括雄安新区等等,是应该用高效的电替煤来支撑可再生能源的空地能联合能源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就地采能就地用,建起基础设施的热网,这样能够实现区域无燃烧、零排放,因为浅层地能只要设计合理、施工质量保证,设备不变情况下是能够稳定供暖的,浅层地能完全可以作为供暖替代能够,可再生能源只有空气能和浅层地热能是作为无间歇的替代能源。
传统地热能是国家矿产资源,浅层地热能是冰冻三尺,三尺以下热拿出来供暖,浅层地热能美国百年前热泵技术的发展,现在压缩机质量稳定,这样各种改良的热泵就可以出来,热泵是吃粗粮的,吃低品位的热能,实现了建筑物供暖自一次能源燃烧二次电能供暖现在进入了第三阶段,可再生能源的浅层地能作为供暖的替代能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