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国分布式能源优秀项目创新奖:未来科技城分布式区域能源冷热电三联供项目
申报企业: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
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是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京能集团”)的控股公司。公司于2011年12月2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业务遍布北京、内蒙古、宁夏、四川等多个省市自治区,涵盖燃气发电及供热、风力发电、中小型水电、光伏发电及其他清洁能源业务,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燃气热电供应商和中国领先的风电运营商。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总装机容量为7,240兆瓦。燃气发电供热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目前在京运营有六个燃气热电联产电厂,控股装机容量为4,436兆瓦;风电控股装机容量为1,915兆瓦,主要位于中国风资源较为丰富的内蒙地区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奥运项目鹿鸣山官厅风电场是北京地区唯一的风电项目。此外,公司还运营中小型水电及光伏发电等其他清洁能源业务,中小型水电控股装机容量为449兆瓦,主要分布在水资源充沛的中国西南地区;光伏发电控股装机容量440兆瓦,分布在中国光资源较为丰富的西北及华北地区。
公司秉承“做大气电、做强风电、做优水电、做多光电”的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效益,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发电能力。严控风险、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开发、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背景
一、满足未来科技城区域能源供应需要
未来科技城是中央为落实“千人计划”而重点打造的高端科技园区,是北京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适应未来前沿科学的需要,正在全力打造的科技创新和研发基地,是北京市率先启动建设的高端功能区之一。其区域发展势必带动昌平南部地区的发展,对昌平区南部地区解决供热、供冷问题和支撑北部电网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符合国家分布式冷热电联供发展产业政策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住建部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未来科技城分布式区域能源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具备在负荷中心地区发展的优势,符合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和产业政策。
三、符合北京市能源规划发展要求
北京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本市安全高效低碳城市供热体系有关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10〕30号),提出了加快优化源点布局,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构建安全高效低碳的“1+4+N”+X供热体系,坚持梯级利用和技术创新,发展清洁高效的区域能源系统要求。未来科技城分布式区域能源冷热电三联供项目是区域能源系统的有效形式,符合北京市供热整体规划,是北京市“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项目。
项目介绍
1、项目首次将SSS离合器技术应用于“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可实现机组在冬季深寒期由抽凝运行切换至背压运行,大大提高机组供热能力。
2、项目首次将京能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温差--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可将机组排烟温度由设计的90℃降低至30℃(国内排烟温度最低值),提高机组效率。同时可回收烟气尾部余热48MW,用于冬季供热和夏季供冷。
3、项目创新性的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与电制冷串联的机组布置模式,实现了3-13℃的大温差集中供冷。大温差供冷方式的实现,使集中供冷的服务半径有了较大提高,目前项目服务最远的冷用户距离大约5KM(国内最远),超出了传统3KM的供冷距离,且经过3年的实际运行,效果良好。
4、大温差供冷,还使集中供冷管网管径较传统值缩小了30%,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型区域能源的“冷热同网”运行。主持开发并应用了一套“智能热网”能源控制系统,实现了区域能源智能控制和调度。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区域供热、供冷管网的仿真模型;应用TERMIS系统分析用户用能历史数据、天气、风速等信息,及时预测用户用能负荷;再通过SCADA系统实现负荷调节和流量分配,在满足用户用能需求的同时,最低限度减少能源消耗。
获奖理由
项目实现国内首次将SSS离合器技术应用于"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国内首次将大温差--烟气余热深度利用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等多个国内首创,实现了分布式区域能源的智能控制和调度;系统一次能源年平均利用效率可达70%以上,实现了一次能源的五级梯级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