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万众瞩目的巴黎气候大会就要如期召开了。在全球低碳经济如火如荼之际,本次巴黎的气候大会备受关注,各方可谓翘首以待,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此次角色与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能源基金会中国组织其相关专家,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业内媒体作了一次简要的交流。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应对气候变化的一言一行足已引起世界关注与重视。近几年,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对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的重视与努力也在逐年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减排的领袖
2014年底,中美双方在北京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该声明指出,中美两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上具有重要作用,双方将携手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以便在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议定成果。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努力已经从自发向自觉的方向转变,已渐居世界减排的领袖地位,引领世界诸国,也正因此,此次的巴黎气候才会如此的重要。正如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艾瑞克•海茨所言,“中国现在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之内,承担着全球领袖的地位”,尤其2014年底,习总书记和奥巴马一起做出的承诺,这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域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意味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就气候问题作出史无先例的承诺,中美两国的碳排放共占全球排放量的45%以上,这两个国家的表态在全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
此外,艾瑞克•海茨先生还提到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中国已经是全球在清洁能源投资方面的领袖国家,对于这点中国的公众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事实上已经是有着领先的地位,我们希望通过巴黎峰会,中国能够进一步的在这方面走的更远。”事实上,近几年,中国在清洁能源投资方面确实突飞猛时,风能、太阳能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装机容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电动汽车、LED更是频频出台激励政策,这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决心,也让世界相信中国确实有能力做出承诺。“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2017年建立全国碳市场”,这些不再仅仅是口号,而且是切切实实的努力与行动。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无论巴黎气候的成功与否,都已经不能改变中国已成为世界减排的领袖地位这个事实。
技术进步助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根据中美的联合声明,中国将在2030年能源供给上达到20%的非化石比例,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15年中,建造900GW非化石能源电厂,包括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这些零排放的电厂,而900GW相当于目前美国全国现有的发电厂电量的规模。谈到900GW的新增发电总量,能源基金会中国战略和分析高级副总裁林江博士还是非常看好这个前景。他认为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迅速,随着技术与销售量的不断提高,它的成本会很快的下降,技术问题也往往最终会得到解决。
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并不顺畅,很多项目依然依靠政府补贴,弃风、弃光、弃水现象严重,谈到这个问题,林江博士表示,新能源的发展确实目前有些挑战,但是这些是新生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阶段,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必然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同时,新增技术的出现也会对现有的商业运行模式带来新的挑战。
据林江博士介绍,技术进步能够带来可再生能源价格的不断下降,他以美国德克萨斯州为例,在德州当地,风电的价格就普遍低于传统化石能源。不可否认,如果中国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低于化石能源,那么中国能源的低碳化进程将会迅速加快,这便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试点还需加强,经验需要及时总结
作为未来世界减排的主力军,中国还承诺2017年建立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目前,中国已在五省八市进行碳交易试点的工作。作为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发展项目的主任,胡敏女士深有体会。她介绍,从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就一直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进行了很多研究,她认为这些研究与试点工作需要好好总结。当前,中国总共有42个低碳试点城市,这些试点城市的碳排放占了全国总体碳排放的54%,相当的具有代表性。
把试点的经验广而推至全国,这中间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不仅需要对试点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及时的总结,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工作,胡敏博士形象称之为“打基础”,她呼吁我们国家尽快出台碳市场的管理条例,相比于2017年这个时间节点,目前在相关法律的完善上稍微显得慢了一点。
工业的文明进程,导致气候状况一再恶化,围绕着各国减排责任的承担,各方势力在世界的舞台上不停的角逐。作为世界GDP总量第二,同时也是碳排放第一的中国,从前几届气候大会上的被动承担责任,到如今的主动承诺,这背后不仅有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信心,同时更加体现的是大国应对世界共同问题时所赋予的一种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