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2013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基本上接近尾声。总体来看,2013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其中双方争论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价格“难产”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是实行价格并轨的第一年,双方在价格上都不肯轻易让步。此外煤炭的供需形势变化导致了煤炭企业的议价话语权不断减弱,电力企业越来越掌握主动。
分地区来看,2013年煤炭长协价格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环渤海沿海地区。环渤海沿海地区以神华为代表,即市场煤和长协煤按3∶7的比例,长协定价比环渤海价格指数低10元/吨,现货价格按照环渤海价格指数确定。此外,还有少部分是按月定价和按年度定价的,当然这部分比重不是很大。以这种模式定价的以中煤、同煤和伊泰等企业在秦皇岛港和黄骅港的下水煤为主。
其二,山西地区。山西地区以除同煤外的阳煤集团、晋煤集团、潞安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四大煤炭企业为代表。这四家煤炭企业最“爽快”,在衔接之初就非常顺利地签完了量、价齐全的煤炭供需合同。山西地区的价格主要是以2012年重点价格为参考依据,在2012年重点电煤价格基础之上每吨微涨20元至30元。
其三,山东地区。山东地区的谈判异常艰难,直到4月初才签订合同,而且是在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才签订的。4500大卡/千克以上按照0.12元/大卡计价,4000大卡/千克至4500大卡/千克按照0.115元/大卡计价,4000大卡/千克以下按照0.11元/大卡计价。
其四,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煤炭企业以龙煤集团为代表,由于龙煤集团2012年重点电煤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格,因此在2013年实行价格并轨中煤炭价格涨幅最大,每吨煤涨幅在100元左右,但电力企业表示难以接受。因此,电煤合同至今仍没有签订。
其五,和东北地区一样没有签订电煤合同的还有安徽、河南等地。这些地区由于2012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大幅下滑,到2013年市场价格已经低于2012年重点电煤价格。煤炭企业希望2013年合同价格保持2012年重点电煤价格,但电力企业希望合同价格低于当前市场价格,双方仍未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
尽管2013年煤炭供需合同签订工作基本上接近尾声,但煤电双方对煤炭价格的斗智斗勇才刚刚开始。随着去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煤炭价格并轨方案的实施,煤炭行业已真正走向市场,以后煤炭价格将由市场规律决定。
从当前的合同执行情况来看,尽管很多合同已经签订,但由于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合同执行也不是完全按签订的那样来执行的,煤炭企业越来越处于被动低位。从环渤海下水煤的情况来看,尽管市场煤与长协煤的比例在合同签订之初是3∶7,但目前各家发运的煤炭基本上都是按长协价结算。
再看山西地区的合同执行情况。尽管山西四大煤炭企业在合同签订之初非常顺利,并且价格实现小幅上涨,但因为目前煤炭供大于求,山西的煤炭企业感受到非常大的市场压力。据笔者了解,目前山西已有大型煤炭企业到电厂调研,准备在2013年签订的价格基础上进行价格下调。
当前,煤炭市场已经是买方市场。往年,在大秦线检修前,电力企业都会露出一丝紧张,积极到港口抢煤拉运,但今年表现得相当淡定,环渤海价格仍不紧不慢地小幅下滑。这说明当前的煤炭市场宽松已经不是一星半点。由于煤炭价格不断下跌,目前国内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煤炭销售价格已达到生产成本线,部分煤炭企业甚至已经亏损。如果要使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煤炭价格实现企稳回升,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中国经济再像前几年那样实现8%以上的高速增长,从而拉动能源的大量需求,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似乎不太可能。另一条途径就是减少煤炭产量。但减少煤炭产量又涉及煤炭企业市场丢失和国有企业领导业绩考核等问题,煤炭减产的可能性也不大。两条切实有效的途径都不太可能实现,由此造成了当前煤炭市场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