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叶青(1933—),汉族,江苏苏州人,1933年6月生。高级工程师。1953年毕业于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合肥工业大学前身)。1982年3月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兼任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9年5月当选为中国石化第四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
1998年,叶青65岁,这个年龄已经超过了国资委可以容忍的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任职年龄,而就在这个年龄,他成为了神华集团的董事长。2003年,叶青以70岁高龄从神华退休,其间总资产1000多亿的神华原煤产量连续实现每年千万吨的增长。叶青,这个具有深厚政界背景的老人,利用他自己的人脉和眼光成就了中国最大的一家煤炭企业神华。
一心解决神华负债问题
由于神华集团开建的时候正赶上国家将对企业的投资由拨款改为了贷款,导致神华集团的负债率高达87%。叶青到神华上任后,面临的困难并不仅是负债率高的问题。当时煤炭市场萧条,供大于求,价格急剧下滑。神华当时的六七百万吨年生产量已经过剩,生产可以停下来,但是利息不会停。而当时,银行对煤矿企业的贷款已经全线停止。也就是说,即使有钱再投入,也还是浪费,当时神华的处境正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
在神华跑了一个多月,叶青针对煤炭市场的疲软形势,提出了放慢矿井的建设速度、加快路港铺建、坚决停止一切非生产的建设等一系列建议决策。为了打开市场,董事长叶青亲自出马推销神华的煤炭。由于过去的工作关系,叶青与各省的官员都很熟悉。利用人脉推销出去不少煤炭。但是,渐渐地,叶青感觉这帮助似乎不大。一位电力局局长对叶青说了原因:不是我们不用神华的煤,而是你们的煤炭熔点低,我们的锅炉不适合。回到神华,叶青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在解决了产品质量问题之后,叶青再次出去一家一家走,效果显著。事实上,叶青的推销能力还是有限的。当时,他从煤代油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买了四个电厂,成立了一个电力公司(现在的国华电力公司),当时电力公司一年可以烧掉神华800万吨煤。接着,叶青把煤炭液化——“煤变油”列入神华规划。
紧接着,叶青把目光又转向了国际市场。但按当时的煤炭出口价格(离岸价23美元),如果加上还本付息,每吨还要亏损。叶青坚持出口的理由是:不把煤卖出去,还债就无从谈起,债务只能是越来越多。2004年煤炭出口价格涨到每吨45美元,神华赢利很大,叶青初到神华,集团每年出口煤二三十万吨,到了2002年,已经达到2000万吨。
高产高效是目标
2000年,神华开始把大柳塔矿作为高产高效的试点。该矿当时设计能力360万吨,实际达到300万吨,共有人员665人。叶青对它提出的要求是,当年产量要达到800万吨,人员减少到350人。结果2000年该矿出煤810万吨,人员减到了350人。这种神速的进步来源于自动化。神华并不需要再培养一支专业队伍,因为它把硬件进口后就委托给了一家自动化研究中心做管理。
由于矿井基础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为了快速成长,叶青开始了与地方的合作。在榆家梁矿区,原有29个小煤矿,所产煤炭很适合出口。叶青与地方政府达成协议,由神华来开采,每吨给地方10块钱,而且三年之内保证达到年出煤500万吨。事实上,只用了11个月,神华就在原有基础上建成了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矿井,产量至今保持并时有增长。每年地方政府可以拿到1个亿,而此前其财政收入每年只有2750万元。
叶青在神华严格地推行了信息化管理模式,“现在神华集团的所有设备,包括一个螺丝钉都在我们的网里边,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投资。”神华集团的平均工资从开始的每年12500元达到叶青离任时的“超过3万元”。他本人的年薪也由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左右。
叶青的法宝:天时地利人和
叶青决定买电厂的时候还没有煤矿办电力公司。领导都认为,钱是用来补充资本金的,买电厂没有必要,叶青不断向这个领导那个领导汇报,给他们讲述搞电厂后有什么好处。听了叶青的两次汇报后,朱镕基问他还有多少钱?叶青据实以告。“那就快办吧。”朱镕基说。此类事件叶青称为“虽然违规却有个好结果”。
比起建大矿井来,煤变油计划的实现是最让叶青头疼的,但是年近七十的叶青相信铁杵磨成针。1998年,朱镕基刚就任总理,叶青陪朱到内蒙去,在飞机上提出自己的计划。朱镕基总理认为,现在的油不缺乏,不需要煤变油计划。因为飞行时间并不长,叶青不能够充分向总理论述自己的想法,就请求说:“我会陆续向你汇报,你也不要现在答应我,但也不要给我封死。”一年后,叶青到总理办公室汇报,旧事重提。朱送他出来,表示再让叶青慎重地考虑考虑这个计划。到了2000年上半年,叶青第三次向朱镕基汇报的时候,朱说,液化的事情要加快进度。叶青说,“一般人只认为煤炭液化可以解决我们国家煤多油少的问题,朱总理还看到了发展液化是要煤出来了才能液化,这就可以维持大量煤矿工人的在岗。”之后,计委很快就批准了这一立项。“后来朱镕基经常过问这个事。他有的时候脾气不太好,但是你跟他说清楚了,他还是会理解的。”
叶青把神华的发展归因于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指的是神华煤田的自然条件好;人和,指神华与各方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更关键的是天时。叶青承认,自己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找国务院,包括找总理,“比如买电厂、煤变油,换了另外一个人确实很难。